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孩子吃泥糊狀食物好嗎?

孩子吃泥糊狀食物好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許多家長感覺4~6個月的嬰兒最不好帶,容易生病,這是因爲他們身體快速生長,而消化道功能未發育完善,處於營養素的供需矛盾中。

孩子吃泥糊狀食物好嗎?

●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給4~6個月的嬰兒喂土豆泥、蘋果泥等泥糊狀食物,不僅具有營養意義,而且通過咀嚼,對於兒童的舌繫帶發育、語言、認知、動作的發育,甚至對於性格、氣質的養成及潛能的發揮,都有深遠影響。

●研究發現,有的孩子挑食、偏食,“大舌頭”,上學時造句有困難,都與4~6個月時缺乏咀嚼訓練,即沒有吃泥糊狀食物有關。

許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沒長牙、光吃奶的嬰兒和長了牙會吃飯的嬰兒好帶些;而沒長牙、光吃奶營養又不夠的嬰兒不好帶,容易生病。這是爲什麼呢?最近,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宗一教授作了解答。

在面臨出生後發生的三種(高速、快速、一般)生長速率時,人體對應着三種食物形態:即出生1~3個月的液體食物、出生4~6個月所需的泥糊狀食物和出生6個月以後的固體食物。產生這種對應關係的原因是人類大腦的進化,使人類的消化道機能相對退化。

出生4~6個月的嬰兒與新生兒不同,他們正處於快速生長期(身高的年增長率在5~11cm),光吃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已經不能滿足生長髮育的需求。但是由於牙齒尚未萌出,消化道功能未發育完善,因而他們處於快速生長髮育與消化功能低下所致的營養素供給不足的供需矛盾狀態中。很多家長感覺4~6個月的孩子不好帶,容易生病,原因就在於此。

偏食或因兒時營養不良

如果說,宮內發育遲緩(嬰兒出生後不能達到基本生存條件)可以通過調整孕婦的營養實現“追趕式生長”,那麼,宮外生長髮育遲緩,則無法實現“追趕式生長”,形成所謂生長債。長期跟蹤觀察研究發現,當4~6個月的孩子營養不良時,就可能發生身材矮小、體弱、偏食、挑食、語言發育不良、造句進步慢、認知能力發育遲緩和人際交往能力差等。

丁教授進一步介紹說,營養素的貯存和流失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兒童期以貯存爲主要趨勢,成人期以逐漸丟失爲主要趨勢(如骨質疏鬆症)。到了生命後期,營養充足者骨質的丟失率比營養攝入不足者低,發生的時間也晚。有人形象地把這種生命早期的營養儲備,稱爲“營養素銀行”。我們主張,嬰兒撫養人要充分利用營養素銀行,使之在提高我國國民素質方面發揮無可替代的、牢固的基礎作用。

吃糊狀食物有助咀嚼訓練

研究表明,泥糊狀食物階段是一個獨立的生物學現象,它是人類獨有的、不可逾越的營養階段,存在於生命的早期和後期。我們在長期的跟蹤觀察研究中發現,如果嬰兒在出生4~6個月內,沒有在吃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同時補充泥糊狀食物,以致出現營養不足和生長髮育遲緩,將無法在固體食物階段得到補償。給4~6個月的嬰兒喂泥糊狀食物,不僅具有營養意義,通過咀嚼,對於兒童的舌繫帶發育、語言、認知、動作的發育,甚至對於性格、氣質的養成及潛能的發揮,還會產生良好的遠期影響。研究發現,有的孩子挑食、偏食,“大舌頭”,上學時造句有困難,都與4~6個月時缺乏咀嚼訓練,即沒有吃泥糊狀食物有關。因此我們認爲,泥糊狀食物與母乳餵養相得益彰,是嬰兒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兩個漸進的營養階段。

爲了避免讓兒童欠下生長債,應當大力提倡給4~6個月的嬰兒補充泥糊狀食物。同時,要讓每一位嬰兒撫養人瞭解嬰兒餵養知識,講究膳食平衡和建立良好的餵養氣氛,例如不在嬰兒進餐時吵架、發脾氣、訓人。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