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宵是一種中國人依照習俗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春節烹製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爲元宵。

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而其習俗已在華南地區盛行)。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和湯圓的區別

根據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爲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所以從此記述來看,中國的元宵和湯圓本質上是很類似的,以致於劉氏認爲是同一種東西,但實際上兩者仍有相當差距。

在中國,元宵、湯糰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湯圓跟元宵存在着以下的分別:

湯圓:一般將糯米麪和好,像包餃子一樣將餡包入再團圓,餡料有素有葷;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體甜餡料,將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盛滿糯米麪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也有滾了一圈糯米粉後蘸水,再繼續在糯米麪中滾),使其自然沾滿糯米麪滾成圓球。現在可以用機器滾大規模地生產。

一般元宵糯米皮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皮才吸收水份變糊。 湯圓的傳統做法:水磨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容器裏備用,並不要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湯圓因皮很粘,舊時不易保存,現在有了速凍工藝纔出現在商店裏。 元宵和湯圓的口味也不太一樣。因爲製作工藝的差異,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的餡料較單一,湯圓的餡料則比較豐富。傳統元宵餡料多爲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棗泥、白果、果仁、杏仁、山楂等;湯圓的餡料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都有,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又有一定創新如加入肉丁、火腿丁、蝦米等。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爲基礎製作的。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如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糰(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麪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裏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麪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做得好的湯糰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纔出現在商店裏。 而在臺灣,湯圓通常是比較小的,且並無包餡,烹調時通常是加紅糖和水一起煮,或是加入蔬菜和肉類等材料煮成鹹湯圓。因此在臺灣,元宵和湯圓本質上可說是不同的東西,冬至時吃湯圓而元宵節吃元宵,而不像大陸北方那樣易於混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