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及防治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及防治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及防治

慢性HBV感染一般是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續陽性6個月以上。200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研討會將慢性HBV感染分爲3期,即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期和非活動性或無症狀HBV攜帶期。

免疫耐受期 慢性HBV感染最常見是由母親於圍產期將HBV傳染給新生兒,如新生兒不接種乙肝疫苗,則90%以上可發展爲免疫耐受期HBV感染,其特點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血清HBV DNA高水平(》105拷貝/ml,相當於》20000 IU/ml),丙氨酸轉移酶(ALT)正常,肝活檢示輕度或無炎症。由於目前國內外尚無一種藥物可清除此類感染者體內的HBV,因此,此類感染者無需治療,但應定期隨訪。切忌無病亂投醫,盲目使用所謂“肝炎轉陰藥”。

慢性乙型肝炎期 患者一般見於幼兒或成年時期感染HBV者。此外,由母嬰傳播而感染HBV者,在早期爲免疫耐受期,爾後常發展爲慢性乙型肝炎。此類感染者的特點是:ALT升高,HBV DNA高水平(》105拷貝/ml,相當於》20000 IU/ml),肝活檢可見活動性肝病的病理學改變。慢性乙型肝炎期患者,無論是HBeAg陽性還是抗-HBe陽性,均應接受治療,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纖維化治療等,但關鍵是抗病毒治療。其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抵制或消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症及其所致的肝纖維化,延緩疾病進展,減少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從而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p#副標題#e#

非活動性HBV攜帶期 患者特點是:抗-HBe陽性,血清HBV DNA低水平或檢測不到(《105拷貝/ml),ALT正常,肝活檢示輕度或無炎症患者可有四種預後:(1)極大多數(70%~80%)長期維持於非活動性HBV攜帶期;(2)10%~20%可一次或多次又逆轉爲HBeAg陽性,此時常伴有ALT升高,肝臟炎症再度活動;(3)另一部分(比例數不詳)將發展成爲抗-HBe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此類患者中多數人血清中含有前C區變異株;(4)少數HBV攜帶者的HBsAg可消失,每年約0.5%。由於目前對此期患者國內外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除非他們轉爲HBeAg陽性或抗-HBe陽性慢性乙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治療。

所有HBV感染者,即使是非活動性HBV攜帶狀態,均有發展爲肝細胞癌的危險性,因此所有慢性HBV感染者均應每6~12個月常規檢測ALT和天門冬氨酸轉移酶(AST),至少應檢測甲胎蛋白,以監測肝細胞癌的發生。

2004年11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先後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召開了三次乙型肝炎治療策略專家研討峯會,總計有100餘名國內著名肝病學和感染病學專家參加,他們就乙型肝炎治療目標和治療終點進行了認真討論,並達成共識,這對我國目前正在制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規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是預防慢性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我國自1992年實施乙型肝炎疫苗計劃免疫管理後,雖然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兒童HBsAg攜帶率有明顯下降,但一般人羣HBsAg攜帶率仍較高,提示單獨實施對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計劃免疫策略,不能完全控制HBV在人羣中傳播。因此,必須雙管齊下,對新生兒及新生兒以外人羣(特別是2~13歲未接種或未全程接種乙肝疫苗的兒童等重點人羣以及靜脈內濫用毒品者等高危人羣)同時實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HBV的傳播,進一步降低HBV感染率。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