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三大穴位按摩改善溶血性貧血

三大穴位按摩改善溶血性貧血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大穴位按摩改善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是貧血病症的一種類型,較爲少見,具體是指造血紅細胞被破壞,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而發生的貧血,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溶血性貧血若是嚴重,則有可能引發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下面小編教你幾招穴位按摩法預防貧血症。

一、血海穴

俗話說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之處,有化血爲氣,運化脾血之功能。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癥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體內的淤血,並促生新血。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按摩此穴同時按足三裏穴可立刻緩解症狀。

二、天樞穴

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爲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三、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三陰交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每天上午11點,按揉左右小腿內側的此養生穴位各20分鐘,可排體內溼氣、濁氣、毒素,對溼疹、蕁麻疹、皮炎等有療效。常按三陰交穴,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特別對血壓偏低的人補血效果顯著。

99藥劑員提醒拍打穴位應於每天早晨9點至11點左右最佳,每次10秒連續三到5次,堅持下去效果便很顯著。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