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人際心理 > 細微表情觀察術幫你撕開假面具

細微表情觀察術幫你撕開假面具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熱播美劇《別對我撒謊》中,主人公卡爾用令人驚異的方法輕鬆破案:沒有逼供、沒有物證,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了會兒天,捕捉到了對方聳肩、吸鼻子等幾個轉瞬即逝的表情、動作,便以此爲線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點,讓人目瞪口呆。

細微表情觀察術幫你撕開假面具

他憑什麼線索破的案?答案很簡單,微表情。語言可以修飾,表情可以僞裝,但本能做出的微表情,必定是真實的。利用臉部細微表情動作分析被觀察者的肢體語言和微表情,就能判斷出對方語言背後的真正意思,推測出他是否撒謊。在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日(20日)心理學博士汪永光告訴記者,他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微表情,“當然不爲破案,但可以幫助精神疾病患者正確識別表情信息,做出正常反應,能融入社會與人正常交往。”

表情,70%由眼睛表達

汪博士打開電腦,記者看到屏幕上是一雙雙眼睛,但傳達出的表情不盡相同。記者認出了幾張高興、憤怒的眼睛,又看到了林黛玉那雙脈脈含情的大眼睛,這是憂鬱。測試結果,僅憑一雙眼睛,記者在34中表情中,答對了29個。而在汪博士的研究中,正常人能識別出30個左右,抑鬱症患者平均只能識別出25個,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只會識別10個。

汪博士說,在與人交往中,有90%的非語言信息來自面部,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細微變化,都會表達不同的含義。而眼睛則集中了面部表情的大部分信息,從眼神中有時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坦然還是心虛,是誠懇還是僞善:正眼視人,顯得坦誠;躲避視線,顯得心虛;乜斜着眼,顯得輕佻。眼睛的瞳孔可以反映人的心理變化:當人看到有趣的或者心中喜愛的東西時,瞳孔就會擴大;而看到不喜歡的或者厭惡的東西,瞳孔就會縮小。

人的多數表情,是有生物學基礎的,比如大腦中的杏仁核區域,就控制着人的害怕情緒表情,人受到威脅時,杏仁核區傳遞信息,人就會做出恐懼的表情,這是自然的反應。

有時候,人的表情是可以故意裝出來的。汪博士教授了一套識別真僞表情的技巧。他說:識別真笑和假笑,最關鍵是看魚尾紋肌,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在真笑時,都會裂開嘴,嘴角向上,魚尾紋肌是皺在一起的。無論有沒有魚尾紋,魚尾紋肌都是一樣的。而假笑時,嘴部的表情一樣,但魚尾紋肌是沒有什麼變化的。

汪博士隨意在百度上搜索了幾個笑的表情,第一頁就出現了奧黛麗赫本很經典的那一張端莊微笑的照片,“這就是典型的假笑,是爲了擺pose做出來的笑。”汪博士說:“還有當人的臉部表情兩邊不對稱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感情可能是裝出來的。如果先突然大聲說話,然後再用手猛拍桌子,這是對可怕事情反應的手勢時間差。如果是真的發火,這兩個動作會同時進行。”

實際上,那些不能進行正常社會交往的人羣,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正是因爲不能正確識別對方的表情,做出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反應。“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看到別人對自己笑,本來是善意的笑,病人卻可能理解爲對方笑裏藏刀,要對自己產生威脅,這也就不難理解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突然做出激烈的傷害行爲。”汪博士說。

這種觀察別人表情的能力,叫“心理揣測能力”,精神疾病患者不能識別別人的表情,還有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會喪失這種觀察能力。

如何彌補這種缺陷,讓精神疾病患者能“讀懂”別人的表情迴歸正常社會交往,杭州市疾控中心去年與耶魯大學合作,引進《社會認知及交互訓練》系統,訓練精神疾病患者如何正確識別表情,如何有邏輯地推理。“這有點像小孩子識字,剛開始要硬性記憶,後面會逐漸應用自如。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志願者的培訓,以後,這些志願者將深入杭州各社區工療站,培訓患者,讓他們早日迴歸社會。”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