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男同性戀成艾滋第一高危人羣

男同性戀成艾滋第一高危人羣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男同性戀成艾滋第一高危人羣

新聞提示

9月10日,國家艾滋病防治宣講團爲南京市100多個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進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在宣講會上,記者獲悉,我國艾滋病發病人羣的構成特點正出現明顯變化,以往的高發人羣如性服務者、吸毒者的感染者比例逐漸降低,男同性戀感染者的比例正在不斷增加,其中南京今年新發現的感染者中,“男同”已佔到近50%,成爲第一高發人羣。而隨着這一人羣結構的變化,艾滋病防治也正面臨新的難題。

患者數量劇增,“男同”艾滋病防治面臨挑戰

據介紹,去年我市通過獻血、艾滋病檢測門診等各種途徑,共爲50萬人進行了艾滋病病毒檢測,查出的數百名感染者中,“男同”所佔比例是40%,首次超過了性服務者和吸毒者,成爲艾滋病發病率最高人羣。今年1至8月份,我市已經爲36萬人進行了艾滋病檢測,“男同”感染者比例已超過45%,接近50%,幾乎比性服務者和吸毒者的發病比例高出一倍多。

“前幾年,吸毒者和賣淫女這兩部分人羣在我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比例一直佔到70%以上,所以我們也一度將重點工作放在這兩部分人羣身上。”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負責人朱寧說,但想不到的是,隨着受檢測人羣的不斷擴大,他們發現感染者中這兩部分人羣其實並不是最多,“男同”感染者的快速增多則讓他們“睜大了眼睛”。

據介紹,“男同”感染者快速增加是個全國現象,朱寧認爲這其中有多種原因。

最近幾年,隨着我國對販毒、吸毒打擊力度的上升,尤其是各地美沙酮替代門診的成功運行,吸毒者共用針具的現象減少,互相傳染疾病的機率也大大降低。此外,隨着安全套進娛樂場所工作在各地的不斷推進,目前娛樂場所中“小姐”使用安全套的意識已大大提高,根據市疾控中心上週剛結束的一項大型問卷調查,我市女性性服務者在“最後一次服務”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已達到了85%,“小姐”人羣的艾滋感染率也因此大大降低。

而另一方面,隨着人們對同性戀寬容度的增加,同性戀人羣開始浮出水面,他們的活動性加強,加上他們本身性行爲方式更加危險,性伴多,很多還是通過網絡認識的“一夜情”,因此互相間很容易傳播疾病,導致男同性戀的艾滋病感染率出現“火箭式”上升。

據介紹,由於男同性戀感染人羣的增加,導致艾滋病感染人羣中現在男女比例懸殊加大,目前我市感染者中男女比例是7:1,而兩年前這一數字還是2:1。

宣教工作難做,

“男同”感染比例躍居首位

艾滋病男同性戀感染者的增多,爲艾滋病防治提出了更多難題。

首先,同性戀很難有穩定的性伴,性伴侶更換頻繁,但安全套在他們中又很難得到廣泛推廣。因爲相比其他人羣,同性戀者人羣更加敏感,感情更細膩。在我市的一次問卷調查中,很多人認爲不使用安全套表示對對方的完全信任和忠誠。因此安全套在同性戀中的使用率普遍不到20%。

其次,同性戀人羣儘管高學歷多,南京男同性戀大專以上學歷更是佔到55%以上,但疾控專家在對這些人進行艾滋病知識宣傳時發現,相比吸毒者和性服務者,這些人羣個性更強,對勸導不是特別願意接受。省疾控中心曾對一部分同性戀人羣集中進行過艾滋病篩查和防治宣傳,但過了半年多再複查時,有好幾個本來是抗體陰性的人也轉陽了,轉陽率遠遠高於其他高危人羣,“這說明宣教對這部分人羣的作用力很小”。

另外,很多同性戀人羣都是習慣於通過網絡結識性伴,彼此真實身份不瞭解,這使得一旦一名同性戀者被查出感染上艾滋病後,疾控人員很難通過他進行有效流行病學調查,也就難以追蹤到他的其他性伴進行及時干預。

“陰盛陽衰”家庭,

孩子更易成爲同性戀

爲什麼有的人會成爲同性戀,目前還沒有科學權威解釋,醫學界普遍認爲有基因因素,也有外在因素作用的結果。朱寧根據自己和不少同性戀人羣多年的接觸經驗說,“從外在因素來講,陰盛陽衰,母親脾氣過於暴躁的家庭,兒子成爲同性戀的可能性更大。”

“因爲工作關係,我們經常要和一些同性戀男性接觸,有不少成爲無話不說的朋友。”朱寧說,有一次,“男同”小周在和她討論自己的性取向原因時將其歸結爲受媽媽影響,“因爲媽媽,他從小就討厭女人”。

小周的父親一直很軟弱,從小家中什麼事情都是媽媽做主。但是媽媽脾氣暴躁,經常沒有好臉色給他,甚至只要小周犯什麼錯誤就經常對他一頓狠打。沒感覺到多少母愛的小周對媽媽甚至對女人從小就沒有好印象,在爸爸那裏也得不到安全感,後來長大了就盼着趕緊離開家。後來小周自己獨立出來了,對女人仍然沒有好感,對那種有力量感的男性則特別希望和他們交往,受到他們保護。

經過那次和小周交談後,朱寧就特別有意地注意一些其他男同性戀者,發現還有不少人都和小周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有着一個“陰盛陽衰”的家庭環境,並且他們首先都是從媽媽那裏開始討厭、不信任女人。

“除了這個原因外,也有不少同性戀者是出自單親離婚家庭,或者是父母長期不和的家庭。儘管我們都主張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同性戀者,但是實際上不少同性戀者對自己本身的性取向也感到苦惱,因爲畢竟在現代社會中會受到很多非議。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還是呼籲父母從小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成長氛圍,這會有利於他們各方面的健康成長。”朱寧說。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