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治療動脈硬化的中醫偏方

治療動脈硬化的中醫偏方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治療動脈硬化的中醫偏方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是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狹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變的總稱。對於治療動脈硬化的偏方主要是用中藥複方以辨病治療來獲得療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偏方如下:

1、首烏延壽方

原料及製法:首烏、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煅石決明、懷牛膝、丹蔘、炙龜版、雲茯苓各10克。併發冠心病,加瓜蔞皮、藏紅花、澤瀉;併發高血壓,加玉米鬚、夏枯草、草決明;併發高脂血症,加山楂、葛根等。水煎服,每日—劑。

2、米醋蘿蔔菜

原料及做法:生白蘿蔔250克、米醋適量。將蘿蔔洗淨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鹽少許,加米醋浸4小時即可。食用時淋香油。可當佐餐食用,每日2次。

3、健腎養腦方

紫河車粉10克(吞服),龍眼肉、熟地各lo克,桑椹子、太乾參、丹蔘、石菖蒲、茯苓、遠志各15克,赤白芍、當歸各12克,鬱金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益腦活血方

石菖蒲、熟地、首烏、杞子、虎杖、女貞子各12克,丹蔘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克,紅花、遠志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動脈硬化主要表現

1、四肢動脈粥樣硬化

以下肢較爲多見,尤其是腿部動脈,由於血供障礙而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腓腸肌麻木、疼痛以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動脈管腔如完全閉塞時可產生壞疽。

2、腸繫膜動脈粥樣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腸道張力減低、便祕與腹痛等症狀。血栓形成時,有劇烈腹痛、腹脹和發熱。腸壁壞死時,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腸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狀。

3、腎動脈粥樣硬化

腎動脈粥樣硬化臨牀上並不多見,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年在55歲以上而突然發生高血壓者,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如有腎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腎區疼痛、尿閉以及發熱等。

4、腦動脈粥樣硬化

腦缺血可引起眩暈、頭痛與昏厥等症狀。腦動脈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時引起腦血管意外,有頭痛、眩暈、嘔吐、意識突然喪失、肢體、癱瘓、偏盲或失語等表現。腦萎縮時引起癡呆,有精神變態,行動失常,智力及記憶力減退以至性格完全變化等症狀。

5、主動脈粥樣硬化

主動脈粥樣硬化大多數無特異性症狀。叩診時可發現胸骨柄後主動脈濁音區增寬;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而帶金屬音調,並有收縮期雜音。收縮期血壓升高,脈壓增寬,橈動脈觸診可類似促脈。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結向左上方凸出,主動脈擴張與扭曲,有時可見片狀或弧狀的斑塊內鈣質沉着影。

6、一般表現

腦力與體力衰退,觸診體表動脈如顳動脈、橈動脈、肱動脈等可發現變寬、變長、紆曲和變硬。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