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癌症爲何高發於大城市

癌症爲何高發於大城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連弟說:“環境惡化、西化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伴隨着工業化而來的因素,幾乎已是衆所周知的上述癌症高發的原因,只是大家很少想到這些因素所造成的惡果有多嚴重。吸菸、空氣污染、長期大量進食三高食品、女性晚婚晚育、工作緊張、競爭壓力、生活無序等,與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的快速增長密不可分。”

癌症爲何高發於大城市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腫瘤科李佩文主任表示,20世紀初期,除少數礦山報道有肺癌發生外,肺癌在世界範圍內還是一種少見的疾病。進入20世紀30年代以後,伴隨着現代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大氣污染,導致職業性致癌因素增加,菸草生產及消費的猛增,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出現男性肺癌死亡率迅速增長。到20世紀80年代,英、美、法等24個國家及地區的肺癌發病率均已居惡性腫瘤的首位。1970年,中國肺癌發病人數位居全球第4位,而目前已上升爲第1位。肺癌成爲中國增幅最大的病種之一。據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組織的惡性腫瘤死亡調查,從1973年至1992年的20年間,肺癌死亡率上升了111.85%,北京市肺癌死亡率30年增幅167%,北京、上海、瀋陽等大城市已成爲令人矚目的肺癌“大戶”。

據介紹,環境因素被列爲肺癌病因的第一位。環境因素又分爲外部大環境和家庭小環境。

外部大環境

以城市的交通爲例:汽車尾氣、煙塵、經太陽照射而蒸發出致癌物的柏油馬路等等,都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來源。出現交通擁堵時情況更糟,這時汽車行駛緩慢,尾氣燃燒不充分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比汽車暢通行駛時更多。而在大城市,道路兩側多爲高樓大廈,空氣中的這些致癌物得不到及時散發。從防癌的角度講,颳大風反倒有利於有毒物質的消散。

從個人生活的小環境來看,煎、炸、燒、烤等這些中國人傳統的烹飪手段產生的問題也很嚴重。炒菜時油溫過高所產生的致癌物,成爲烹飪者肺癌患病的重要因素。從預防肺癌的角度,不提倡炒菜,不提倡煎、炸、燒、烤等烹飪方法,而以煮、燉、蒸、煲以及涼拌的方法爲宜。李佩文主任特別強調:“人們通常認爲吸菸是肺癌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但肺癌分爲鱗癌、腺癌和小細胞癌三種,吸菸所引發的主要是鱗癌,但現在的情況是腺癌數量也很多,不吸菸的女性肺癌發病人數也很多。因此,導致肺癌的其他因素同樣不能忽視。”

提起大城市癌症的高發,李連弟主任還認爲這與城市人口老齡化不無關係。癌症等一些慢性病發病人羣主要爲老年人。經濟越發達、生活水平越高,人的壽命自然提高。老年人多,癌症等老年人多發疾病的發病率就高,人羣整體發病率也自然會被拉高。上海癌症發病率成爲全國城市之最,而且從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對此,李連弟主任分析認爲,這一數字是在忽略年齡因素的前提下,對該市整體人羣統計的結果。他說:“上海經濟比較發達,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全國是最高的。老年人多,發病率就高。”李連弟主任認爲,在和國外對比的時候,也需注意人口老齡化及年齡構成的問題。

後續效應

癌症是最有耐心的殺手

癌症這個詞最早是由被稱作“醫學之父”的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命名的。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來描述非潰瘍性和潰瘍性的腫瘤。在希臘語中,這兩個詞都是指“螃蟹”。癌症的擴散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螃蟹那鉗子向四處張開時的樣子。中國人形容一件事情的難度很高時,常常會說“比登天還難”。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肯尼迪執政時,制定了攻克癌症和登月兩項計劃,結果人類登上了月球,而在10年內根治癌症的計劃,在15年內花費250億美元的鉅額投入後,以癌症發病率上升了7%、5年生存率僅提高了4%的結果而不得不宣告失敗。

李連弟主任介紹,癌症是潛伏最深的殺手。從癌細胞在人體的產生、分化,一直到最後形成腫瘤,需要20~30年時間,到有症狀的時候,往往已到了晚期。癌症的發生呈現“後續效應”,現在潛伏的禍根,需要到幾十年以後才能看得到。現在高發的癌症,其實禍根早在20~30年前就已經種下。

面對城市工業化對癌症發病產生的影響,李連弟主任呼籲:發展經濟的時候,還要將衛生因素、百姓健康因素———尤其是腫瘤因素考慮進去,否則,將來是要吃虧的。要讓百姓過好日子必須發展經濟,但發展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又不能不以犧牲一部分環境爲代價。這是一對矛盾,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儘量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發展。

永不放棄

認識癌症的3個1/3

大家可能還會想起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風靡一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一名漂亮的女學生在一次偶發事故中不幸被射線照射患上了血癌,由此引發了兩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電視劇表現出的是人類在絕症面前的親情、友情、愛情的崇高與尊嚴。北京抗癌協會成立以來,衆多的癌症患者互相鼓勵,笑對人生,很多人已經帶瘤生活了5年、10年甚至10年以上。北京市一位名叫段成榮的老教師,患肝癌晚期,他就靠天天堅持跑步,竟與肝癌“和平共處”了18年。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腫瘤醫院副院長顧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目前全球公認的防癌治癌的有效辦法。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年前就已指出,1/3的癌症可以通過預防而避免;1/3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還有1/3的癌症可以通過治療,減輕痛若、延長生命。在城市高發的幾種惡性腫瘤中,肺癌、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其發生都與現今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在這個意義上,癌症又被稱爲“生活方式疾病”。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說,科學吃飯,病少一半。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癌症的意義,不言而喻。

對於治療癌症,目前醫學界有三把“利劍”:手術、放療和化療,此外,其他各種療法也層出不窮。對許多癌症來說,採取綜合治療的方法,可獲得很好的療效,很多癌症在早期可達到80%的治癒率。因此,面對癌症,人們不必“談癌色變”,更不要輕言放棄。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