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學生運動猝死頻發應如何提防

學生運動猝死頻發應如何提防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生運動猝死頻發應如何提防

人們習慣性的認爲運動是好事,可以讓身體更健康,卻很少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有沒有慢性疾病或者先天疾病,身體能承受多大強度的運動幾乎一無所知。

運動猝死主要有心源性猝死和腦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當中最爲常見的猝死病因依次爲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腦源性導致的運動性猝死主要包括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腦動脈硬化等原因。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心源性猝死在運動猝死中所佔比列最大,其次就是腦源性猝死。熱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或比賽,也有可能會導致嚴重中暑,甚至死亡。

大學生運動猝死的特點

1.運動猝死發生的季節和時間節律主要爲春秋兩季和下午,這可能與大學學制有關,春秋兩季初期正值學校開學之際,大學生又開始參加體育比賽,然而由於寒暑假期缺乏體育運動,此時機體還不能完全適應高強度、對抗激烈的體育比賽,容易出現運動猝死;

2.運動猝死的案例中女性比率要比男性低,這可能是由於女性不願意參加大負荷運動,對疲勞和過度負荷不易耐受等原因有關。

3.心理應激的影響較大。有幾例運動猝死事件發生在體育加試或者測試中,運動量並不大,可能與當時的考試壓力過大有關;還有一例是在籃球運動結束後打牌興奮過度而死。

4.我國運動猝死年齡的峯值在20歲左右,比國外猝死的高危年齡40-50歲要低很多。

5.運動猝死常發生在田徑賽、籃球、排球、足球和慢跑。

心源性運動猝死

心源性猝死主要是由於心血管性疾患所致,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馬方氏綜合徵等。誘發機制可能有:

1.人體在進行緊張劇烈的運動時,體內代謝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兒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過30min,有可能發生心肌缺血壞死。

2.運動中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痙攣持續20min以上,也會引起心肌的缺血壞死。

3.運動時體內電解質、激素內分泌的改變和代謝產物的堆積,可引起血液理化特性的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肌鉀鈉離子的變化,可引起心肌的代謝性壞死;運動時血液遊離脂肪酸產生的速率加快,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以及所引起的應急性改變均可誘發心律失常。

腦源性運動猝死

腦源性猝死主要是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等導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引起的猝死,較少的還可見到腦栓塞、腦血栓引起的猝死。

誘發機制可能是劇烈運動可使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收縮壓升高,從而易造成原有動脈硬化、腦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而死亡。

專家認爲,在大腦額葉,存在着與心臟猝死密切有關的化學物質,可能是一種神經遞質,也可能是一種酶。在應激情況下,大腦中可能突然產生大量的這種化學物質,使心律紊亂,失去控制,甚至導致心肌顫動,心臟驟停。但是迄今爲止,研究者既沒有找到確定的物質,又沒能確定這些物質從大腦傳遞到心臟的路線。大腦致死的說法依然只是一種假說。

運動猝死的預防

1.學校管理部門要做好大學生的體檢工作,規範體檢運作程序,以防出現漏檢、瞞檢或體檢時走過場的現象發生。及時識別運動性猝死的潛在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羣,並告知相關學生應該注意的事項。在參加劇烈運動和緊張的比賽前必須進行體格檢查,包括臨牀檢查和機能試驗,尤其要重視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檢查,排除心血管異常的潛在疾患。並且要重視常規地詳細詢問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2.要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終身體育觀,要有長期的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突然間的劇烈運動導致機體的某些生理功能不能夠滿足機體的需求額導致運動性猝死。

3.在鼓勵高校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的同時,還要不斷的提醒大學生們在運動過程中要對容易出現的運動事故有一定的防範意識。對運動性猝死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普及,教育學生在運動訓練前一定要充分做好熱身活動。

4.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男生害怕別人嘲笑自己身體弱,喜歡逞強。要確保運動後的疲勞消除,在運動中若出現胸部、咽喉部、肩背部疼痛或壓縮感、心悸、脈律不整或突然減慢、面色蒼白、口脣發紫、氣短、大汗、頭昏、眩暈等症狀時應立刻停止運動。

運動是爲了身體健康,而影響健康的因素卻有很多。號召全民運動的口號隨處可見,而關於安全運動的知識傳播卻寥寥無幾。總之,身體是自己的,我們不能全靠外界的宣傳教育,應該自身加強對科學運動的瞭解。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