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婦科 > 痛經5大危機你不能不知 如何緩解痛經

痛經5大危機你不能不知 如何緩解痛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痛經5大危機你不能不知 如何緩解痛經

據統計,門診痛經病人日趨增多,佔門診量的20%左右,而引起痛經的原因較多,盆腔感染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盆腔感染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重者可能引起瀰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輕者經久不愈,反覆發作給病人造成痛苦。那麼,女性朋友應該如何緩解痛經呢?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痛經帶來的5大危機

1、痛經加速女性衰老

痛經女性氣血失調,體內自由基異常活躍,其衰老年齡比正常女性總體提前5年,這就會導致一序列面部問題,如面色灰暗、皮膚乾燥,色斑、痤瘡等,由此可見痛經是女性衰老的隱形禍首。

2、痛經導致夫妻生活不和諧

痛經是夫妻性生活不和諧的早期預兆。因爲,痛經是子宮異常最明顯的外在表現。子宮異常還會使陰道內表層細胞數和分泌液逐漸減少,引起陰道萎縮、乾燥不適,進而影響到夫妻生活的不和諧、不悅感。

痛經女性婚後容易出現性慾低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後盆腔酸脹感、子宮炎等症狀,這直接導致夫妻生活不和諧。

3、痛經是胎兒的“溫牀”殺手

痛經,多是血瘀惹的禍,痛經容易導致子宮問題。“子宮”,顧名思義是孩子的第一宮殿。胎盤附着在子宮壁上,通過臍帶和胎兒相連。子宮出了問題,胎盤還會好嗎?胎兒還會好嗎?

爲了你未來寶寶的健康成長,準備做媽媽的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子宮保養工作。確保你的寶寶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可愛的、會哭會笑的天使。

在這裏小編也呼籲廣大女性朋友,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痛經問題,這不單是自己一個人的問題,還會影響到下一代,不可忽視。

4、痛經帶來多種婦科疾病

1/3以上的乳腺增生病由痛經引起,半數以上的子宮炎症與痛經有關。痛經是子宮氣滯血瘀和痰溼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如不予以及時治療可誘發多種婦科疾病。

5、痛經讓女人不孕不育

痛經與不孕的確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不孕患者中約有半數以上伴有輕重程度不同的痛經。

女性緩解痛經的12個方法

1、練習瑜伽操

其在月經來臨前夕,走路或從事其它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着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爲止。

2、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並鬆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

3、飲食均衡

醫師說:“大多女性省略正餐,而吃過量的甜食及鹹食。”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痛經,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鹹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並儘量少量多餐。

4、服用維他命補充礦物質

許多病人在每天攝取適量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之後,已較少發生痛經。建議服用綜合維他命及礦物質,最好是含鈣且劑量低者,一天可服用數次(飯後)。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痛經。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爲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5、泡礦物澡

在溫水缸里加入1杯海鹽及1杯碳酸氫鈉。泡20分鐘,有助於鬆弛肌肉及緩和經痛。

6、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7、禁酒

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8、服用止痛藥

阿司匹林及acetaminophen可緩解經痛。然而,更有效的成藥包括Advil、Haltran、Medipren及Nuprin。這些藥物含有ibuprofen,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當經痛開始時,和些許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1片),以免傷胃,並持續服用到經痛消失。

9、指壓法

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爲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後,延着跟腱(Achillestendon)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10、按摩法

病人仰臥於牀,先將兩手搓熱,然後將兩手放在少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從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後轉圓按摩60次,以局部皮膚紅潤爲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11、外敷法

用川烏、草烏各5克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敷少腹痛處2~3小時。每日一次。

12、鍼灸法

痛經前或發作時是針刺的最佳時機。選穴以脾經爲主,血海、地機、三陰交,留針1小時。每日一次,1~3次可止痛。連治三個月經週期可痊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