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臍帶血有用嗎 自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臍帶血有用嗎 自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臍帶血有用嗎

臍帶血之所以受到科學家和醫生重視,是因爲它確實非常有用。臍帶血和骨髓一樣,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因此可以被用於幹細胞移植,在臨牀上可以根治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症等很多嚴重的疾病。而且和骨髓移植相比,臍帶血有兩個巨大優勢:天然存在,你用,你不用,它都在那裏;無需手術,比找志願者捐贈骨髓要簡單多了。

臍帶血有用嗎 自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臍帶血配型成功概率遠高於骨髓配型。骨髓裏的幹細胞配型是8位的,移植成功通常需要8/8完美配型(8個位點完全符合),而對臍帶血來說,幹細胞配型是6位的,只需要5/6配型(6個位點有5個符合)。科學研究表明5/6配型不完美臍帶血和8/8完美配型骨髓移植在治療兒童急性白血病上成功率幾乎一樣。從臍帶血進入臨牀的20多年以來,已經有幾萬人接受了臍帶血移植,有很大比例被治癒。

但是要注意,臍帶血非常有用,是對別人非常有用!臍帶血最主要的價值是它能構成一個巨大的幹細胞庫,這樣大家都可以去搜索,尋求有用的配型資源。在接受了臍帶血移植的幾萬人裏面,99.99%都是接受的別人的臍帶血。因此捐獻臍帶血給公共庫有着巨大的社會價值,不損己而利人,何樂而不爲?

保存臍帶血的機構和辦事流程

保存臍帶血的機構是需要通過國家審覈的,未經國家審覈批註的機構不能開展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業務。目前衛生部通過審覈批註的有10家,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山東、四川、西安等地,除了廣東臍血庫是政府出資建設,其他臍血庫均爲公私一體經營。

跨地域採集在目前來說也是不被允許的。捐獻臍帶血的條件年齡在18~35週歲的媽媽,懷孕期間各項檢查指標正常,無孕期併發症,健康表的各項指標合格就可以捐獻。採集臍帶血的時間分娩後立即採集。

臍帶血有用嗎 自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第2張

捐獻人享受的待遇有:

1、捐獻者可以獲得由紅十字會頒發的捐贈臍帶血榮譽證書;

2、捐獻者在今後需要臍帶血配型時,可以享受免費初步篩選;

3、捐獻者在今後配型過程中與其他未捐贈者同時配到相同的臍血,捐獻者享有優先權;

4、捐獻者在今後取用配型臍帶血的時候可以享受優惠。

捐獻臍帶血流程:

1、在分娩前聯繫當地臍帶血保存機構。

2、身體檢查;健康評估;各項指標合格後可簽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贈知情同意書》。並會收到一套臍帶血收集組(採集臍帶血的相關用具)。

3、管好臍帶血收集組,於入院待產時交給助產醫生。生產前勿忘提醒醫生協助抽取母血、採集臍帶血,並請醫生將臍帶血採集表填寫完整。

4、孕婦在入院和分娩後立刻打電話通知臍帶血庫的相關諮詢顧問,隨後臍帶血庫會安排有恆溫設備的收血車在18小時之內前往生產醫院收血,以確保臍帶血幹細胞的活性。

臍帶血有用嗎 自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第3張

5、過實驗室檢測處理程序,60個工作日左右確認臍帶血是否符合入庫儲存標準。

6、要您是捐贈者,無論檢測結果如何,都會收到紅十字會簽發的捐贈榮譽證書表彰您的愛心。自存臍帶血流程在分娩前聯繫當地臍帶血保存機構。身體檢查評估(自費)合格後可簽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儲存協議書》。繳納相應費用後會收到一套臍帶血收集組(採集臍帶血的相關用具)。

7、保管好臍帶血收集組,於入院待產時交給助產醫生。生產前勿忘提醒醫生協助抽取母血、採集臍帶血,並請醫生將臍帶血採集表填寫完整。孕婦在入院和分娩後立刻打電話通知臍帶血庫的相關諮詢顧問,隨後臍帶血庫會安排有恆溫設備的收血車在18小時之內前往生產醫院收血,以確保臍帶血幹細胞的活性。經過實驗室檢測處理程序,60個工作日左右確認臍帶血是否符合入庫儲存標準。臍帶血保存機構會將臍帶血樣檢報告郵寄給您。如果臍帶血檢測合格,我們將其入庫保存,如果臍帶血檢測不合格,臍血庫將在扣除部分檢測費用後,退還其餘費用。

8、自存臍帶血費用由於各地收取的費用的不同,需要了解的可諮詢當地臍帶血保存機構。通常費用包含採集處理費、保管費。有些地區會根據繳費方式(如:一次性繳費還是每年繳費)的不同給予不同的優惠。由於費用較高,可辦理免息分期付款。臍帶血捐獻和自體保存的區別。如果決定將臍帶血捐獻給公共庫,只需填寫臍帶血捐獻的知情同意書,同時回答健康調查表上所提的問題即可,其餘手續由接生醫院和臍帶血庫完成。臍帶血庫對臍帶血擁有使用權。如果決定自體保存臍帶血,需先與臍帶血庫簽署自體保存協議書,並交付一定的費用。新生兒的臍帶血被保存在自體臍帶血庫,存儲者對臍帶血有完全支配權。自存臍帶血只用於擁有者本人或經擁有者同意轉讓給其他家庭成員或其他第三者,同時孩子從出生90天起即享受30萬元的長期醫療保險。

推薦閱讀:

給孩子保存臍帶血有必要嗎

生二胎要保存臍帶血嗎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