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體檢 > 經常坐飛機的人要注重耳朵的檢查

經常坐飛機的人要注重耳朵的檢查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身未動,但感覺就像從高處衝到深淵,耳朵彷彿被堵住的窗戶,心提到了嗓子眼兒……”這不是在乘飛機,也不是玩蹦極,而是記者在模擬飛行的低壓艙裏的真實體驗。 

經常坐飛機的人要注重耳朵的檢查

在空軍總醫院,這個低壓艙耳壓測試設備,以往只爲飛行員和國家級登山運動員服務。近日,低壓艙正式向公衆開放。常坐飛機的朋友,耳朵是否能承受飛行壓力,或是否適合去旅行,進低壓艙做個測試便能知曉。 

記者體驗 

進艙半小時 

完成模擬飛行 

“低壓艙實際上是通過控制艙的氣壓變化,來模擬飛機起升降落的狀態,以測試耳朵的承受力。”空軍總醫院空勤科主任說。一些耳咽管受傷但自己並未察覺或耳膜破裂修補後的人們,很可能就會因爲這種壓力引發病症或再度耳膜破裂,而做個耳壓測試,就能知道是否適合乘機或乘機時如何避免耳部受損。  

從面看,低壓艙就像是一節綠皮大車廂,後面還拖着一個“小尾巴。”“大車廂”就是測試艙室,而“小尾巴”則是負責整體控制的操作間了,控制艙內的氣壓變化。入艙前,先爲記者做了耳膜攝像和中耳腔壓力測試,記錄耳膜狀態和耳咽管。

待記者與隨診醫生進艙坐定,艙門關閉,“大車廂”就開始了歷時近半小時的“離地飛行”了。  

很快,記者耳邊開始出現“嗡嗡”的感覺,從起飛到上升至4000米,感覺越來越強。不過,像乘飛機時一樣,反覆做着吞嚥動作,不適感便緩解了許多。而稍後而來的下降體驗,卻讓記者從耳朵到內心都感到強烈的不適。

“下降至3000米”,醫師一聲令下,機艙開始以2m~8m/s的下降率下降,降率越快,降落越低,記者感受到的下挫感越強,從1000米落地,對耳朵的刺激最強。耳朵似大風吹着扇緊閉的窗戶,聽着旁邊醫生的喊話就像從遙遠的天際傳來。記者趕緊把嘴巴張開進行吞嚥,這才突然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耳朵像打開的窗戶,“風流”呼嘯而過。耳朵的不適一點點減弱,直到聽到技師說“安全着陸”,記者這才如釋重負,不適感也徹底隨之消散了。 

體驗結束,醫生再次爲記者進行耳膜攝像,並與之前的進行對比。“能否坐飛機,還要依據檢測數據做判斷。”醫生說。 

徐主任解釋,飛機起飛或降落時耳朵的感與中耳相關,氣壓的變化會造成中耳內外的壓力差。由於中耳的氣壓相對減少,使中耳積水或者耳膜被內吸,耳朵就會出現被封堵感覺,甚至、等。 

而進艙前對耳膜進行攝像和中耳壓力測試,就是觀察它們的基本狀態,若鼓膜或咽鼓管功能測試明顯受損,則不建議乘坐飛機。狀態良好,可進一步進艙體驗。低壓艙可以在體驗者可承受的範圍內逐漸增大升降速率,測出耳膜能承受的氣壓變化值,準確捕捉其承受的臨界點,並依據數據綜合判斷耐受力的不同級別。 民國投機者

如果耐受力較高,可以放心乘坐飛機;如果耐受力受損,但症狀較輕,需要輔助藥物,並在乘坐時多做吞嚥動作;如果耐受力很低,則不建議乘機。除了飛行壓力,低壓艙也可以模擬高原氣壓。徐主任說,“一些準備去高原旅行的朋友可以在此進行耐壓訓練,測試身體抗壓承受力。” 

空軍總醫院可爲飛行人員或乘飛機、高鐵等出行的人們,及登山驢友們提供低壓艙耳壓檢測,艙內可同時容納3~6個人,檢測全過程約需1小時左右。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