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治療心律失常 應“病”制宜

治療心律失常 應“病”制宜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治療心律失常 應“病”制宜

心律失常可發生於各年齡段,但其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相應增高,老年人發生率可高達90%以上。是心血管專科專家門診患者就診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作爲各類心臟病的一種臨牀表現,也可以是唯一的心臟異常。心律失常輕者無需特殊治療,但重者表現兇險,可致猝死。

在心內科接收的急診病人中,最常見的則是房顫,它可以說是最亂的心律失常。當發生房顫時,心房只能顫動而不能進行完整有力的收縮,從而失去了輔助將血液從心房送入心室的功能,心室輸出血量減少會使患者心悸、憋氣、頭暈等,可以誘發心力衰竭及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時,甚至會引發心臟驟停,導致猝死,藥物常不容易控制,需要立即除顫和急診搶救。

因“人”因“病”制宜

心律失常的類型不同,治療方法各異。心律失常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射頻消融、心臟起搏器或外科手術等。其中,藥物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1、早搏 主要包括房性和室性早搏兩類。若心臟結構和功能均正常,無明確器質性心臟病史,而患者在發生早搏時,也無明顯不適,無論是房性早搏還是室性早搏,通常都不需要針對心律失常本身進行治療。若早搏引起了患者的不適症狀,則可以選擇普羅帕酮(心律平)等藥物進行治療。若早搏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則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通常多選擇胺碘酮)進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臨牀上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患者在被發現有早搏之前,並無不適,但當被告之存在早搏後,則會“突然”出現很多不適。加之個別醫生的不恰當解釋,使患者產生焦慮情緒。這些患者會經常摸自己的脈搏,並對身體的感覺變得很敏感。此時的治療,除針對早搏本身外,重點應放在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甚至是抗焦慮治療上。#p#副標題#e#

2、房顫 在老年人中很常見(80歲以上人羣中,房顫的患病率高達9%)。房顫發生時,脈搏不規則,患者通常會有心慌、胸悶等症狀。但隨着發作頻率的增加或房顫的持續,部分患者無明顯不適。通常,醫生會根據發生持續房顫的時間、心房大小、心臟功能、患者的症狀及意願等,決定是否治療,如何治療。治療房顫通常採取節律控制(維持竇性心律,儘量減少房顫的發生)和室率控制(不糾正房顫本身,只降低發作時的心室率)這兩種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房顫最重要的危害在於容易導致腦栓塞和誘發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既往是否發生過中風、是否合併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等,給予抗凝(華法林)或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治療。

3、“病竇”或“傳導阻滯” 緩慢心律失常患者若有頭暈、乏力、眼前發黑,甚至暈倒等症狀,且心電監測發現有心跳過慢,甚至停跳現象,醫生通常會建議其植入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可以在患者心率減慢時,發出電脈衝刺激心臟,使心臟發生收縮。這樣一來,患者的心跳就不會低於起搏器所設置的最低頻率,不會發生心臟停跳等危險。當然,患者如果只是心跳偏慢,無明顯不適,且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也未發現明顯的心臟停跳現象,可暫時不採取治療措施,定期隨訪即可。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