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中醫4法辨證治療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中醫4法辨證治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即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是指體內血脂及黏稠度過高,而使冠狀動脈、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的彈性減弱、管腔狹窄、血流緩慢、血栓形成,導致心肌和腦組織缺血、缺氧等病變,出現心前區疼痛、心悸怔忡、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嚴重可致心、腦血管梗死等。屬於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中醫雖無此病名,卻隸屬於胸痹、心悸、眩暈、頭痛、肢麻、中風等範疇,認爲其發生部位雖在心、腦,病因病機與心、脾、腎的虧損,加之過食膏粱厚味,七情內傷,思慮勞倦,寒邪侵襲有關,臨牀常見氣滯、血瘀、痰濁、寒凝等證候。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中醫4法辨證治療

對於此病,雖然兩者在臨牀多數同時並存,但應分清孰輕孰重,採用辨證論治方法,從“心腦同調”入手,以益氣活血、疏經通絡爲主,常可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胸陽不振

由於心陽不足,氣機阻滯,行血不暢而致。症見胸痛心悸,面色蒼白,身寒肢冷,氣短乏力,失眠多夢,自汗便溏,脈象沉細無力,舌質胖淡苔薄白。

治法:溫陽行氣,養心安神。

方藥:生脈通絡湯加減:太子參、麥冬、瓜蔞各15克,五味子、薤白、桂枝、鬱金、元胡、茯神、生龍骨各10克,三七、甘草各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肝風內動

由於脾腎陰虛,肝陽偏亢,風陽妄動而致。症見眩暈頭痛,肢體麻木,口乾耳鳴,少寐多夢,大便乾結,重則半身不遂,脈象弦細而數,舌質紅苔黃燥。

治法:滋養腎陰,清肝熄風。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各12克,桑寄生、石決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龍膽草、山梔、生白芍各10克,殭蠶、甘草各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痰瘀阻絡

由於脾失運化,化生痰濁,脈絡瘀滯而致。症見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悶,渴不欲飲,噁心痰多,納食減少,脈象弦細而澀,舌質紫暗苔白膩。

治法 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藥 二陳化瘀湯加減:陳皮、半夏、茯苓、枳殼各12克,丹蔘、川芎、白朮各15克,紅景天、石菖蒲、膽南星、遠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氣虛血瘀

由於脾胃虛弱,運氣無力,血脈瘀滯而致。症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倦怠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謇澀,脈象緩細無力,舌質淡紅苔白。

治法:補陽益氣,活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克,丹蔘、伸筋草、豨薟草各15克,桃仁、紅花、地龍、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總之對於本病,只要抓住要點,辨證準確,組方無誤,用藥恰當,加之患者密切配合,均可達到改善症狀、控制病情之目的。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