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慢性胃病患者幾歲之後須小心癌變

慢性胃病患者幾歲之後須小心癌變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所有癌症死亡人數中佔第一位,有“第一癌症”之稱。然而,不少患者對胃癌的發生卻不是很重視,往往把早起出現的病症當做一般的“胃炎”、“胃潰瘍”等,從而耽誤了早期的治療。專家提醒,35歲以上人員,應警惕患胃癌的可能性,一旦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吞嚥困難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做檢查。

慢性胃病患者幾歲之後須小心癌變

早期患者近七成會有出血症狀

今年60歲的譚先生患有胃病10多年了,每當他飲食不正常或者氣溫下降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胃痛,飯也吃不下,長期以來他都是自己到藥店買一些胃藥吃吃了事。最近幾天,天氣降溫厲害,譚先生感冒後胃痛也加重,家人突然緊張起來,害怕譚先生一直不正常的胃病突然會轉發爲胃癌。於是家人立即帶着他到醫院去檢查。做胃鏡檢查發現,原來譚先生的胃潰瘍嚴重,有的潰瘍已經出血了,幸虧來得及時,沒有出現胃穿孔。同時,醫生也安慰譚先生家人,他的胃痛還是胃潰瘍階段,不是胃癌,家人可以放心,不過,若長此以往痛下去而不去醫院治療,胃痛就很可能會變成胃癌。

醫生表示,胃癌的早期症狀一般並不是十分明顯,往往被人們當作“胃炎”、“消化不良”、“胃潰瘍”而不予重視,從而耽誤早期診斷。“早期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以心窩部隱痛爲胃癌首次臨牀症狀,出現的佔70%—85%,疼痛時輕時重,且無規律,進食後常不緩解或經合理治療仍不減輕的。食慾減退、乏力、消瘦。上腹脹滿不適或有重壓感,有時伴有噯氣、返酸,常於飯後發生多。”醫生說,還有原來就有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狀突然變化或加重者。“如原有潰瘍者疼痛失去規律性或變爲持續性,而且按照潰瘍治療無效的。”還有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約l/3的病人有此表現,幽門梗阻時嘔吐劇烈,吐出物爲隔夜或飯後食物。

此外,早期患者還會有出現嘔血、黑便的。據介紹,胃癌早期,65%以上的人會有出血症狀,病人常出現嘔吐或嘔出咖啡樣液體及排出柏油樣黑便。早期僅出現東西嚥下不順、不暢,逐漸呈嚥下困難的,確診爲胃潰瘍、腸上皮化生、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胃病者。多年前做過胃大部切除,近期又出現消化道症狀者,貧血、低熱,腹瀉、便祕、下腹痛等情況都是胃癌早期需要警惕的症狀。

35歲以上慢性胃病患者爲高危人羣

爲此,醫生指出,當出現以上症狀的時候,尤其是35歲以上人員,應警惕患胃癌的可能性,及時檢查。根據研究發現,35歲以上人員可視爲胃癌的好發人羣,亦稱高危人羣,應該高度重視。胃癌高危人羣患者包括長期有慢性胃病史者,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患有慢性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息肉等,貧血患者,胃大部切除者,長期酗酒和吸菸者,喜歡高鹽飲食、醃製品(醃菜、鹹魚、鹹肉、鹹蛋)、熏製 油炸、辛辣刺激和熱燙粗硬食品者,以及少食新鮮蔬菜、水果者,精神受刺激和抑鬱者,生活在胃癌高發地區的人員。

醫生建議,35歲以上的高危人羣,應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身體出現以上報警信號者,更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她介紹,便於早期發現胃癌的檢查有胃鏡檢查,這是診斷胃癌最重要的檢查方法,既可以直視、錄像,也可以活檢,容易明確診斷。其次是X線鋇餐檢查,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不適宜或無條件做胃鏡檢查者。再次是大便潛血試驗。注意檢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動物血、各種肉類以及菠菜或抗炎藥物,以免出現假陽性。最後是做胃脫落細胞學檢查,這種檢查的陽性檢出率可達90%。

胃手術5—10年後仍要定期檢查

一般的胃病,經過服藥治療和飲食調理,症狀大都能夠消除或減輕,預後較好。而有些胃病則有癌變的傾向,患者應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隨時進行檢查,以防病情變化。

比如,辛辣食物、濃茶、咖啡、酗酒、進食狼吞虎嚥及服用某些藥物等,可誘發或加重萎縮性胃炎,甚至誘發癌變。因此,平時應注意避免這些刺激因素。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還有大約5%的胃潰瘍病可發生癌變。因此,出現原來的胃痛節律消失或加重,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體重減輕,日趨消瘦,甚至出現不明原因潛血試驗持續陽性等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此外,胃息肉是胃的良性瘤,少數也有癌變的可能,尤其多個息肉及息肉大於2釐米者更易癌變。因此,一旦發現胃息肉,應立即做手術切除以杜絕後患。而做了胃手術後留下的殘胃,也可因炎症、黏膜萎縮、營養缺乏等因素而發生癌變,一般在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此,在胃手術5—10年後,如有條件,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對突然出現上腹疼痛、嘔吐時,更應隨時請醫生檢查。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