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運動健身 > 想買雙好運動鞋的看這裏

想買雙好運動鞋的看這裏

來源:美型男    閱讀: 9.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買雙好運動鞋的看這裏

運動時選雙好鞋的意義

跑鞋比步行鞋更需要腳掌的靈活性,以承受運動中腳跟快速落地和腳趾突然離地的動作。跑鞋通常也比行走鞋要輕一些。跑鞋的這些特徵可能對慢走者來說更有吸引力。沒關係,只要你覺得舒服,完全可以穿跑鞋走路。但是反過來則不行。

相信許多人在選購運動鞋時,首先想到的是要買好看的,時尚的式樣。然而,對於一雙運動鞋,最重要的其實要看它能否滿足運動的需要,穿着是否舒適。

瞭解一雙運動鞋的一些基本結構可幫助你在衆多的式樣和品牌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

鞋楦:指的是鞋底的形狀以及鞋成形時的模子。鞋楦可以是彎曲、半彎曲或直的。

鞋底:在踩踏時產生彈力。

鞋墊:鞋底內部提供減震和足弓支撐的部分。

腳趾區:提供腳趾活動的區域

鞋口:鞋幫口凹進去的部分,可減少對腳跟的壓力。

中底:鞋墊和鞋底中間的部分。可提供舒適性及減震與吸震功能。

後幫:鞋跟周圍堅硬的材料,可提供穩定性,並固定住鞋跟。

外踝幫:圍繞腳踝的有襯部分,具有舒適功能。#p#副標題#e#

買鞋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兩隻腳都要試一下,雙腳可能不一樣大。腳在承重時會漲大一些,所以應該站着試鞋。

2.儘可能在運動後或晚上試鞋,因爲雙腳在運動後或晚上是一天中最大的時候。

3.穿着和你運動時相同的襪子試鞋。

4.兩隻腳都穿上鞋子,走幾步或跑幾步試試鞋是否舒服。別讓你的腳和運動鞋有“磨合”的階段。此外,腳在鞋內應“留有餘地”,穿好鞋後,腳後跟處應能插入拇指。

5.如果你能在鞋尖和鞋邊摸到自己的腳趾,請試一雙更大或更肥的鞋子。腳寬的女性沒有必要爲試穿男鞋而感到害羞。男鞋在鞋跟和腳趾處的設計都要更大一些。

6.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腳會變大,所以鞋子的尺寸也應該改變。

記住,運動鞋應定期更換。因爲“到期”的鞋可能已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或減震。當你的運動鞋過分向內或向外翹起時,說明到了該更換它們的時間了。如果鞋底磨損了,也該換新鞋了。

跑鞋應該大約每300~400英里換一次。鞋中底夾層被磨損後,對腳會產生慢性的傷害,此外,鞋底夾層需要有恢復的時間,如果你每天跑步,或是一個競走愛好者,你最好有兩雙運動鞋輪換使用,給它們一定的休息時間。

買鞋,腳型很重要

知道了一些關於鞋的知識,再看看自己的腳是什麼型的。一般來說,人腳有三種類型:低足弓或平足弓、正常足弓、高足弓。挑選運動鞋時需要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如果你足弓是正常彎曲的,應挑選有堅硬中底,鞋楦半彎曲、腳後跟穩定性中度的鞋子。

如果你是低足弓或平足弓的話,應該選擇一雙帶有堅硬、穩定的後幫,具有良好的足弓支撐及直鞋楦的鞋子。

如果你的腳是高足弓的,應選擇那種結合了減震中底,彎曲或直鞋楦並帶有腳跟穩定性的鞋子。#p#副標題#e#

如何確認自己的腳型

確定自己腳的形狀有個簡單辦法:把腳沾水,踩在地面或一張紙板上,檢查你的腳印,是否能看見腳的大部分?如果能的話,你可能是低足弓。

如果幾乎看不見,則有可能是高足弓。

你也可以從你穿過的舊鞋中找到答案,把鞋放在一個平面上,如桌面。如果鞋是向外傾斜,你可能是高足弓;而向內傾斜,則可能是低足弓。檢查鞋底,腳後跟的外緣和腳趾部的內緣是否有磨損?如果有,那你擁有一個正常的足弓。

運動鞋都有這樣的共同點:支撐你的腳,使它們免受傷害;加大摩擦,使人不會滑倒;減震,保護關節。但不同的運動對運動鞋又有特殊的要求。

如果步行是你首選的運動,你就應該挑選一雙腳跟和腳掌處減震好的運動鞋。

跑鞋比步行鞋更需要腳掌的靈活性,以承受運動中腳跟快速落地和腳趾突然離地的動作。跑鞋通常也比行走鞋要輕一些。跑鞋的這些特徵可能對慢走者來說更有吸引力。沒關係,只要你覺得舒服,完全可以穿跑鞋走路。但是反過來則不行。對於腳來說,奔跑的每一步要比步行的每一步承受更大的力量。所以你需要一雙特意爲跑步而設計的運動鞋,有額外的減震來保護你的骨骼和關節。

網球、排球和籃球運動員需要在球場上疾停、側向運動和疾速奔跑,因此,爲此而設計的運動鞋。在球場上會飽受“虐待”。挑選一雙鞋底較厚,摩擦性好的鞋是你的首選。

多功能運動鞋把不同運動鞋的特點結合在一起,所以穿着它們可以參加多種運動。多功能鞋既具有爲跑步所設計的靈活的腳掌部分,還具有在有氧健身操或網球運動中所需的側面支撐。側面支撐對於具有大量側移動作的運動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你的腳踝免受傷害。

需要特殊運動鞋的運動包括高爾夫、自行車、徒步旅行、足球、橄欖球和壘球等。如果你只是偶爾才參加一次這樣的運動,那麼多功能運動鞋、跑鞋或行走鞋都可以滿足需要。但如果你經常參加某一項運動的話,則要準備一雙專項運動鞋。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