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人類進化停止? 專家稱微觀演化從未停止

人類進化停止? 專家稱微觀演化從未停止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類進化停止? 專家稱微觀演化從未停止

 

最近,來自英國的最新研究傳遞了一個信息:一萬年以來,人類在腦容量、身高等方面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由此,有人悲觀推論,幾百萬年來不斷進化着的人類已經停止了腳步,達到極限。爲此記者採訪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李法軍教授,他認爲,這種憂慮存在誤解,人類的演化從未停止,用“微觀演化”來理解人類體質上加加減減的細微變化會更加客觀。

古人類化石:比現在更健壯

英國劍橋大學的人類進化學家瑪爾塔·拉赫爾博士在英國皇家學會公佈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她發現,要論體格壯碩,現代人比很多祖先要差。通過比較分析,在埃塞俄比亞發現的2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比現代人更大塊頭,而且“更加精力充沛”。在以色列發現的12萬到1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也體形高大、肌肉發達。在1萬年前,普通人的平均體重在79.83公斤到85.28公斤之間,而現代人的平均體重在69.85公斤到79.83公斤之間。拉赫爾對媒體指出:“人類仍在繼續進化,不過身體大小的進化從一萬年前就停止了。”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她認爲,從9000年前開始,採獵的生活方式向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改變了人類體格的進程。雖然農業使食品供應更加充足,但是食物種類的減少導致人類嚴重缺乏維生素和礦物元素,這阻礙了人體生長。

除了體格方面,人類的腦容量似乎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拉赫爾指出,兩萬年前的男性大腦的體積是1500立方厘米。現代男性的腦體積平均是1350立方厘米,減少了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體積。女性大腦的減小比例與此相同。

腦容量極限:大頭反而可能變笨?

以前,很多人都傾向於認爲未來的人類腦袋會越來越大。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種誤區。越來越多的腦科學家認爲,人腦的發展存在着極限。雖然在200萬年的演變過程中,人類腦體積增加了三倍,但我們的大腦容量卻不可能一路增長下去。與拉赫爾的研究相呼應,最近,荷蘭神經學研究專家米歇爾·霍夫曼也提出了大腦不可能一直增長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高能耗的問題。雖然大腦的重量只相當於人體重量的2%,但要消耗肌體能量的25%,這遠遠高於其他器官。如果大腦繼續生長,就會從其他重要的器官奪走更多的能量和養分,這會令人類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脅。如果大腦一路長大,神經元的體積也會隨之增加,這會使得腦細胞之間的距離變大,連接細胞的軸突也必須變得更粗更長。這無疑會讓細胞電脈衝傳遞的時間變得更長,讓大腦無法以正常的速度處理信息。所以,大頭不一定就聰明,反而有可能讓我們變遲鈍呢。這樣看來,體積變小並不一定意味着我們變得更笨了,相反,我們很可能學會了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我們的有限腦容量資源。

中國案例:桂林甑皮巖人腦容量比現代人大

我國的一些學者對當今人類腦容量的變化也進行過研究。人類學家吳秀傑曾撰文指出,在我國桂林南郊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居民——甑皮巖人,男性顱容量平均爲1459毫升,女性平均爲1434毫升。現代華北居民男性顱容量平均爲1406毫升,女性爲1360毫升。從新石器時代到現在,男性顱容量降低了53毫升,女性顱容量降低了74毫升。顱容量的降低,意味着顱骨尺寸的縮小,人類體質特徵仍在變化。

在身高方面,其實也不是一路直線前進的。吳秀傑指出,身高與營養狀況密切相關。距今6000~4000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男性身高平均爲1.65米,女性爲1.54米。距今3000~1800年的西周以及西漢時期居民,男性身高平均爲1.67米,女性身高平均爲1.55米。隋唐、宋明時期,男性身高平均爲1.66米,女性身高平均1.56米。但到了19世紀60年代,中國人的身高曾出現了負增長現象。據統計,1944年,上海7~14歲男女學生的身高,比1931~1932年同齡學生平均矮了5.7~7.3釐米。目前,我國成年男性身高平均爲1.69米,女性身高平均爲1.58米。吳秀傑指出,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高還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會永遠呈現增長的趨勢。據調查,在身高都較高的家庭裏,其後代的身高不會一代高於一代,達到一定程度後,其後代的身高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專家釋疑

極限說、下降說不準確

多樣微觀演化從未停止

那麼,是否能從人類學家的研究中,推論出“人類進化達到極限”,“人類已經度過發展的巔峯時期”或“一萬年來,人類體質在不斷下降”之類悲觀的結論呢?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的李法軍教授認爲,與其說“人類進化達到極限”,不如用“人類微觀演化”更能體現人類發展的客觀事實。人類在個頭、腦容量等任何變異的發生都是微觀演化的結果。以這樣的視野看,也就無所謂“達到極限”之說,也沒有簡單的“進化”或者“退化”之說了。

李法軍認爲,劍橋大學專家提出的觀點是符合現代人類演化的事實的,但也絕不意味着人類已經度過他們的巔峯時期。“人類是具有自然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的物種,文化在後期人類的演化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文化的融合與隔離,生產方式的改變都塑造了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人羣。”他說。這就使得人類的演化不是單線式的鐵板一塊,而是充滿了多樣性和變化。李法軍指出,現代人的腦容量的確比早期智人階段偏小,但基本上保持在較小的差異之內。爲了適應自然環境,結果是造成了現代人羣在體質塊頭上的明顯差異,但他們的遺傳結構差異甚小。“一萬年來,人類體質在不斷下降”的論斷也同樣存在問題。農業的出現和發展,都市化的出現的確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疾病傳播,很多古病理學的研究已經表明了這一點。但這些也是導致人類不斷演化的動因,只要部分人類適應了這些“影響演化的因素”,人類的基因就會得以延續,我們就不能說人類體質在下降或是退化。

印尼弗洛勒斯人:

現實版霍比特族小矮人活得很好

如果你還對“人高馬大”懷着理想型的敬意,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人的存在,會徹底顛覆你的這種妄念執著。

2004年,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與印尼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令世界震驚的最新發現。原來,《指環王》中的霍比特族真的存在過。研究人員在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一具距今約1.8萬年的矮小的女性化石,她身高僅0.91米。這名女性死時至少已有20歲。她的頭顱只有柚子般大小,只及現代人的四分之一,推算起來,她的腦量只有380毫升。科學家們將這具化石取名爲“小矮人”,並將這個新人種命名爲“弗洛勒斯人”。隨後,研究人員又發現了6具類似的古人遺骨,這6具骸骨的碎片可追溯到1.2萬至9.5萬年前。研究者們發現,由於孤島上資源缺乏,加上動物難以長途覓食,對體形細小的動物較有利,島上比兔子大的哺乳動物都存在倭化的現象。也許正是這特殊的生存環境,決定了居於孤島的弗洛勒斯人進化成小矮人,而非大個頭。一般認爲,弗洛勒斯人的腦量需要擴大三倍,才能製造得了工具。結果,考古學家們發現,在島上同樣個頭縮小的劍齒象化石附近,就有小矮人們做工精良的石錐、鑽器,這些似乎正是裝在長矛上用來獵殺劍齒象的。而且,有證據表明,腦袋小、個頭小的弗洛勒斯人已經懂得用火來烤肉了。他們在一個特殊縮小版的孤島世界裏,生活得很好。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覺得釋然了吧。個頭高不高,腦袋大不大,還真不是人類進步的唯一方向。

現代中國人與古人的區別:

臉盤變小,鼻子變窄,眼眶變高,腦袋變圓

李法軍指出,就中國來看,總體上現代人的體形和身高與新石器時代居民差異較小,主要差異反映在頭面部形態上,也就是說,在面容長相上,我們還在一路變化着。李法軍指出,這是基因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人類學家吳秀傑、劉武等人的研究,也指出了我們面部這有趣的變化。通過對718例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青銅鐵器時代和近代成年男性顱骨的21項測量項目的對比、分析和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從新石器時代經過青銅鐵器時代到近代,中國全新世人類腦顱和麪顱趨向縮小、鼻形趨向狹化、眼眶形狀趨向高窄化、顱形趨向圓隆化。通俗來說,就是我們的臉盤在變小,鼻子在變窄,眼眶在變高,腦袋也越來越圓。

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呢?吳秀傑、劉武認爲,這種微觀演化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結爲人羣的遷徙和融合。氣候和環境的突變,也可能是影響我們體質變化方向的重要原因。像在公元前2200~2000年,在黃河流域就發生了向乾旱轉變的氣候突變,這次突變使得中緯度地區普遍變冷,降溫幅度3℃左右。另外,生活飲食方式的改變,也改變了我們的面相。隨着農業的發展,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逐步由狩獵、採集,轉變成吃柔軟的、耕作出來的食物。這就讓我們的咀嚼器官逐漸退化,上下頜骨、牙齒、頭骨和肌肉不用像過去那麼強壯,這就帶來面骨的縮小和弱化。看來,我們能擁有瘦削的“瓜子臉”,不但要感謝美容師,更要感謝現代科技所提供的細米白麪呢。

除了中國人以外,近萬年來,智利北部地區人羣的顱骨的70%性狀有明顯的時代變化;美洲居民頭蓋部在變長變窄,面部在變窄變高;非洲東北部的努比亞人顱骨的粗壯程度在降低,頭骨趨向圓隆化,牙齒和下頜骨漸漸變小。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