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脆骨女孩11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曾16次骨折

脆骨女孩11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曾16次骨折

來源:美型男    閱讀: 8.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脆骨女孩11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曾16次骨折

脆骨女孩演繹新版輪椅上的夢

她是一個棄嬰,還是一個不幸的脆骨病人,74平方米的屋子就是她的全部世界。

16年,她坐在輪椅上自學完了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還自學了大學英語專業。她說,她不能做養父母永遠的包袱,她喜歡編千紙鶴,喜歡飛翔的感覺……

現在,她陸續有20餘篇翻譯作品和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發表。

11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人爲什麼要像螻蟻一樣終生困在一處地方。我要尋找那神奇的翅膀。有一天,我要飛過那邊平原去……

8日下午2時許,萬州五橋機場停機坪。一架飛機沿着長長的跑道越跑越快,忽地騰空而起……

“起飛了!起飛了!”不遠處一位輪椅上的姑娘,高興得拍掌。她叫蘇相宜,住在上海大道沼氣公司宿舍3單元7-1。這是她第一次親近飛機,也是11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

蘇相宜從小患有脆骨病,只能生活在74平方米的小屋裏,“好想走出去看一看。”那天下午,萬州消防支隊三中隊的消防戰士推着輪椅,沿着機場、長江大橋、西山廣場、三峽移民公園走去,讓蘇相宜感受到繁華、時尚、熱鬧,還有萬州城的變遷。

“人爲什麼要像螻蟻一樣終生困在一處地方。我要尋找那神奇的翅膀。有一天,我要飛過那邊平原去……”這是蘇相宜翻譯過的一篇文章裏的一句話。

16次骨折,倒下再爬起來

發現日子是老樣子,甚至比昨天更糟糕。那又算什麼?明天的太陽仍是新的。

蘇啓貴原是萬縣飛亞公司的員工,妻子難產,此後便一直沒孩子。1986年,他們在江邊散步時發現了一名棄嬰,便撿回家餵養,取名蘇相宜。

蘇相宜1歲多時摔了一跤,哭鬧不止,醫生檢查是骨折;3個月後,她又骨折了……一年多的時間裏,蘇相宜骨折16次,最後醫院確診,她患上了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的脆骨病!

她6歲那年,蘇啓貴借了1000元帶着她去西南醫院做大腿矯正手術,希望她也能跟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結果手術失敗。夫婦倆走了好幾所學校,沒人肯招收她。

那時,夫婦二人先後下崗,他們便找來小學課本,輪流着一個外出找活幹,一個留在家裏教女兒讀書。上午9點到11點,下午2點到5點,是蘇相宜的學習時間。教會女兒拼音、查字典後,就開始讓她自學。

10歲那年,蘇相宜經歷了一次嚴重的骨折後,漸漸意識到,只有小心照顧自己,學會堅強,纔對得起辛勞的養父母。

“發現日子是老樣子,甚至比昨天更糟糕。那又算什麼?明天的太陽仍是新的。”蘇相宜寫下這段話勉勵自己。

用壞七臺收錄機隨身聽

我的人生路一向磕磕碰碰,只要想起嵌在那人生的朋友、親人、鄰居、童年,我又有力量走下去……

6年唸完了小學課程,養父母買來了初中教材。語文、數學可以自學,英語卻是個難題,連養父母也不會。

那時渝州大學在萬州有教學點,養母的同事得知情況後,托熟人找到學校,教學點的學生組建了一個志願者小組,週末來到她家輪流輔導英語等課程。

一年後,當志願者們離開萬州時,蘇相宜已經能夠用英語磁帶自學了。爲了幫助她學英語,養父還買來收錄機,買來隨身聽。

蘇相宜又用6年的時間學完中學課程。12年的學習,蘇相宜逐漸喜歡上了英語和文學。蘇相宜通過電話,郵購了一套大學英語專業教材,又開始了自學。

從2009年開始,蘇相宜用英文翻譯和創作兒童文學作品,《洪水小英雄》、《黑洞八小時》、《老師不會告訴家長的13件事》等20餘篇原創文章和翻譯文章,先後在《少年文藝》、《故事大王》、《世界兒童》等雜誌上發表。

“我用壞了4臺收錄機和3臺隨身聽。”蘇相宜說:我的人生路一向磕磕碰碰,只要想起嵌在人生中的朋友、親人、鄰居、童年,我又有力量走下去……

第一筆稿費拿給養父看病

從前父母爲我遮風擋雨,現在輪到我挺立起來撐起這個家……我們永遠是一家三口,不可分離!

蘇相宜說,爸爸是學國畫的,1990年代初下崗後完全可以南下廣東發展,爲了照顧她,只好留在家裏,爲街道作坊設計手帕、爲傢俱廠畫圖紙什麼的。

2008年,養父的皮鞋破了好幾個洞,家裏拿出40元讓他換雙新的,結果他添了些錢買回電腦書籍讓養女自學,又積了一年的錢爲蘇相宜買來組裝電腦。

還有養母,每天窗外漆黑一片,就躡手躡腳起牀去幼兒園打工,週末聚餐總是帶回雞鴨魚肉,自己吃白飯。過年時,數着人家陽臺上越來越多的香腸,自己一家三口吃青菜粥,蘇相宜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養父母的日子好起來。

67歲的養父終於病倒了。那時,蘇相宜剛好得到了《兒童世界》寄來的第一筆稿費200元,她第一次用自己掙來的錢爲養父付藥錢。

今年4月12日,養父離開了這個世界,彌留之際,還戀戀不忘女兒的脆骨病。

蘇相宜寫下文章告慰天堂的父親:從前父母爲我遮風擋雨,現在輪到我挺立起來撐起這個家,爸爸躺在我們中間、我們心裏。我們永遠是一家三口,不可分離!

養母周春美說,老伴去世後欠下5萬多元債,用補助還了2萬多。自己每月1380元的工資,要拿1000元還賬,剩下的生活開支不夠,就是女兒的稿費來填補。

“張海迪是我的偶像。”現在蘇相宜有時一月有兩三百元的稿費,有時幾個月都沒一分錢。除了撐起這個家,她還想像張海迪那樣做更多的事情……(記者 彭瑜 見習記者 彭洋)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