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預防腦卒中的中國處方:補點葉酸

預防腦卒中的中國處方:補點葉酸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預防腦卒中的中國處方:補點葉酸

採用降壓藥物依那普利聯合葉酸的複合製劑,與單純使用依那普利相比,可額外降低21%的高血壓患者腦卒中首發風險。補充葉酸是腦卒中一級預防的重要手段。在5月9日舉行的2015年中國腦卒中大會上,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霍勇發佈了“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CSPPT)臨牀試驗研究結果,爲全球腦卒中防治開出了“中國處方”。這一研究成果論文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

此項隨機雙盲臨牀試驗共納入20702名無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人高血壓患者,給予含有10毫克依那普利和0.8毫克葉酸的單片複方製劑,或者單純依那普利片。4年半的觀察顯示,雖然兩組患者血壓控制均良好,但聯合使用葉酸組人羣首發腦卒中的比例約爲2.7%,顯著低於單純降壓藥組(3.4%)。此外,首發缺血性腦卒中及心血管事件複合終點的風險也分別降低24%和20%。

論文第一作者霍勇表示,我國居民葉酸缺乏比例高達20%~60%,而在美國僅爲0.06%。同時,葉酸水平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呈負相關,我國高血壓患者中有60%~70%爲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因此補充葉酸對上述患者意義更大。

通過飲食補充葉酸能否達到減少腦卒中首發風險的目的?霍勇表示,理論上可行,但此次研究顯示,單純服用高血壓藥物的對照組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飲食,其葉酸水平僅增加4.4納克/毫升,與試驗組葉酸水平增加11.2納克/毫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指出,這項研究是我國首次獨立完成的最大樣本量的卒中一級預防研究,是世界上首個以腦卒中作爲主要終點進行的大規模葉酸一級預防循證醫學研究,使用的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因此其在我國卒中預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或將影響未來我國腦卒中相關衛生政策的制定。

相關閱讀

近半中風患者是中年人

在我國所有卒中患者中,40歲~64歲的患者佔近50%;腦卒中高危人羣中,40歲~64歲的人羣佔比超過60%。這說明我國腦卒中年輕化趨勢明顯。5月9日在京召開的2015年中國腦卒中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王隴德發佈《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並提出實施中年人中風風險篩查與干預刻不容緩。

此次《報告》調查數據來自2011年~2013年腦卒中高危人羣篩查的3個樣本,累計分析人口134萬,其中腦卒中患者29887人。結果顯示,40歲以上人羣的綜合標化患病率大約爲2%,估算全國40歲以上人羣中有1176萬人罹患過腦卒中;40歲以上人羣中約有15%的人屬於高風險,約有15%的人爲中風險。

該調查對腦卒中患者伴隨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吸菸居男性危險因素首位。在全人羣中,腦卒中危險因素還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明顯超重和肥胖、糖尿病以及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對此,王隴德表示,中年人的血脂異常、超重、肥胖的檢出率已與老年人不相上下,而中年男性的吸菸率遠高於老年人,加之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運動鍛鍊少,由此引發了腦卒中年輕化的趨勢。

《報告》提出,我國有6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爲卒中再發高危人羣。王隴德表示,卒中患者再發率高與危險因素控制不佳密切相關,此次調查顯示,上述人羣高血壓控制率只有約20%,低密度脂蛋白高控制率僅爲約8%,糖尿病控制率約爲30%,房顫患者應用華法林的比例僅爲2%~3%,重度頸動脈狹窄採取手術和介入治療措施的比例僅爲6%左右。

王隴德表示,扭轉腦卒中年輕化趨勢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衛生部門重在提升醫務人員的腦卒中防控能力和風險因素篩查意識,媒體要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危險因素防控,醫保部門則應將健康體檢納入醫保範疇。

腦卒中

腦卒中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症狀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疾病,又稱腦中風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爲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爲常見。

腦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0/10萬。現倖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已得過腦中風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復發。

腦中風的症狀

1、頭痛:無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頭痛非常常見,亦是一個重要的腦中風症狀和信號。

2、嘔吐:一般是伴隨頭痛一起出現的,也非常常見,其特點是多爲噴射狀嘔吐。如遇有嘔吐咖啡色(醬油樣或棕黑色)液體,表示病情非常爲重。

3、眩暈: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是腦中風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麪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爲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以表現爲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隻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嚥嗆咳症狀:表現爲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嚥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爲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中老年人中風有八個前兆

1、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覆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2、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等症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3、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是,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是因爲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又一信號,反覆發作的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複視。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於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

5、說話吐字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症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變——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睏倦嗜睡現象,要高度重視,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精神狀態發生變化 性格一反常態,如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均與腦缺血有關,可能是中風先兆。

8、流鼻血——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狀可能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經醫學觀察,排除外傷、炎症因素,高血壓病人在反覆鼻出血,可能會發生腦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不加預防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

而且40歲以上有多年高血壓病史,血壓流變學多項指標異常的人羣要多加註意。

中老人中風的四個應急措施

一、節制飲食。中老年人預防中風,要切忌酗酒,不宜過量食用肥甘、滋膩厚味之品,飲食以清淡爲宜,以儘量減少高脂血症的發生。

二、加強鍛鍊身體。中老年人務必慎起居,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重視體育鍛煉。

三、保持樂觀的心情。中老年人一定要心胸開闊,保持心情舒暢,遇事冷靜對待,泰然處之。

四、中老年人注意定期檢查。中老年人要定期作血脂、血糖、血液流變學等化驗檢查,經常監測血壓。五是留心先兆。

如何預防腦中風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儘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

控制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儘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爲腦血栓形成。

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常做這四個小動作可以防中風

空抓手防腦溢血:研究發現,腦溢血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有關,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生破裂,因此患者應多活動左手。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聳肩防腦梗塞:聳肩可使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放鬆,活血通絡,爲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人工驅動力。做法是: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動作,每次做4~8分鐘。

搖頭晃腦防中風:專家從油漆工人很少發生中風的事實分析認爲,這與工人勞動時搖頭晃腦的工作特點有關。頭部前後左右旋轉,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利於預防中風。做法是:平坐,放鬆頸部肌肉,然後前後左右搖頭晃腦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壓患者平臥做。

按摩頸部少中風:按摩頸部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並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做法是: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爲宜。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