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名句 > 佳句美文 > 體內溼氣太重該如何排出去

體內溼氣太重該如何排出去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體內溼氣重又不能及時的排出體外,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時的調理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上身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並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體內溼氣太重該如何排出去

現在這個季節陰雨綿綿,空氣中溼度高,溼氣容易入體,造成身體溼氣重,引起一些疾病,因此,春天的時候要尤其注意預防溼氣入體。在中醫看來,溼氣似乎稱得上是“萬惡之邪”。在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致病因素中,溼邪殺傷範圍最大。

艾灸穴位能祛溼防病

中醫認爲艾灸穴位能幫助我們很好祛溼,艾灸我們都知道是一種非常常用的養生防病治病的手段的,對身體的一些穴位進行艾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還能預防各種的疾病的,效果很棒的。

常見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體的艾灸穴位如下:

1、關元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症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燒心、噯氣、目眩、耳鳴等等。

3、豐隆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尤其對於祛痰祛溼療效顯著。

4、曲池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時候出現橫紋的外側段,是大腸經的合穴,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對位置彙集到這裏。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溼的作用,如果身體容易出現煩悶以及手麻的情況,對這個穴位艾灸能夠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環,改善不適應的情況。

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體內溼氣重的方法或食物?

其實祛除體內過重的溼氣的方法很簡單,不需要看醫生,也不需要吃多貴的藥,只需要兩種簡單的“藥”。這兩種藥既能當茶喝,也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

這兩種食品,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里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溼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裏。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溼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治溼邪最好的藥。

在用薏米和紅豆熬粥時,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爲什麼?因爲大米長在水裏,含有溼氣,溼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就稠了。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爲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