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血糖控制很容易嗎?

血糖控制很容易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血糖控制很容易嗎?

社會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物質生活、精神領域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然而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辯證的,在它萬象光鮮的背後,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負面的附屬物。就好像,交通便利,但尾氣增多使環境惡化了;聯絡工具多了,而人們之間的信任淡薄了;吃的東西豐富了,飲食帶給身體的負荷也加重了。

在針對糖尿病發病現狀及治療的採訪中,劉教授爲我們做了詳細和深入的分析,以幫助本站的網民更科學、徹底地認識糖尿病。

劉志民,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教授、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糖尿病組副組長、上海醫學會內分泌及糖尿病會診中心常務副主任、曾任兩屆上海醫學會臨牀受體學會主任委員、全國受體研究聯絡組組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全軍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受體分會委員、WHO上海健康促進會委員及全軍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疾病控制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編委及標記免疫分析與臨牀雜誌副主編、中華現代醫學雜誌編委及中華現代內科雜誌常務編委。

劉主任臨牀工作30年,主要從事內分泌以及糖尿病的基礎與臨牀工作,尤其擅長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診治,對糖尿病疑難危重病例的處理有豐富的經驗。#p#副標題#e#

現狀如何?中華糖尿病協會的數據統計說明問題。

就糖尿病在上海,甚至在我國的現狀都是十分緊迫的。1980年,我國糖尿病發病率0.86 % ;2008年,我國糖尿病發病率10 % 。日本發病率0.4 %-6 %;我國發病率10 %-11 % 。

從以上數據中,我們可以從自己國家不同年份、與發達國家的糖尿病控制率做出對比。照此發展態勢,中華糖尿病協會醫治人數預計將達到9000萬。糖尿病前期病人比糖尿病人還要多,預計將超過1.5億。所謂糖尿病前期人羣,就是指那些血糖升高了,但還沒得糖尿病的人。專業上稱作糖耐量減低,或空腹血糖受損。

爲何會得糖尿病?其實原因藏在生活中的細節中。

以下的這些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已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某種程度的負面影響。但有些人不屑一顧、聽之任之;有些人卻引以爲戒、採取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健康的選擇權往往在我們自己手裏。

吃得豐盛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小編所無法體會的那些年月裏,上海市每人每月都只有半斤肉半斤油,沒有零食,想胖都胖不起來。

而如今呢?不說每頓大魚大肉。但今天老友火鍋聚餐,明天工作飯局應酬,週末戀人西餐約會,應接不暇的物質生活豐富着都市人羣近乎躁動的追求。

出行方便

發展讓我們的交際和生活圈越來越大,要去的地方越來越遠。路遠了,步行也就不現實了。於是坐車、攔Taxi,也就是成了很平常的事了。

這些豐盛和便利我們都無理由拒絕,但是營養過剩、運動量少卻使很多人進入亞健康狀態,甚至被糖尿病找上門。#p#副標題#e#

本站:如今的生活習慣,給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加了不少阻力。劉主任,請您談談上海地區目前糖尿病防治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劉志民主任:好的,就我們目前的糖尿病預防工作,不僅僅是上海,在全國都制定了三級預防目標。

第一級,是針對普通人羣預防糖尿病,全民都要做,使血糖不要升;

第二級,針對已經得了糖尿病的人,要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其實血糖升高恐怖嗎?並不恐怖,可怕的是併發症,因爲併發症會致殘致死;

第三級,就是已經得了併發症的糖友們,要積極地預防致殘致死。我們在糖尿病治療達標的目的,就是爲了這個。強調達標,作爲醫生,只要你努力降一點,病人受益,能夠救回來的就多一些。

糖尿病治療面臨的最大問題,達標難!不達標人羣佔3/4

我國在04、06年兩次針對不同人羣做了大型普查。結果顯示,血糖控制能夠達標的糖尿病患者不到1/4。故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國際糖尿病聯盟提出了“治必達標”的口號。

本站:劉主任,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多糖友不達標呢?

劉志民主任:導致不達標的原因很多,病人原因,醫生原因都有。但是要說明的是,其實真做到100%達標是不可能的,不僅在我們國家,在國際上,像美國這些發達國家,它的達標率也只是33%。

本站:但美國的33%高於我國25%的達標率。

劉志民主任:並不是這樣,兩國制定的標準不同。我國規定7.5%達標,而美國6%達標,我們的標準定位本身就高於他們。這就說明,全世界的血糖控制達標情況相差無異。所以全球的糖尿病防治工作,使血糖控制要達標,都是任重而道遠的。

本站:控制標準是怎樣的呢?

劉志民主任:標準有兩種:一爲“最佳”,一爲“良好”。

最佳:即空腹血糖爲6 mmol/L以下,餐後不大於8 mmol/L。這就是最佳狀態;

良好:空腹血糖在7 mmol/L以下,餐後不大於10 mmol/L。#p#副標題#e#

本站:爲什麼會有兩個控制標準呢?

劉志民主任:因爲兩個控制標準所預防的情況有差別,如果控制在“最佳”狀態,既能預防大血管併發症也能預防到微血管併發症;如果是“良好”狀態,那麼是隻能預防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而無法預防大血管方面併發症的。 

不達標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觀念和認識不足。

2009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爲“預防與教育”,教育也同樣引起了國際糖尿病聯盟的重視。

本站: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糖尿病發病率升到6%就不再升了,而我們國家發病人數卻仍舊激增,這是爲什麼?

劉志民主任:這說明國外在這方面的教育非常成功,人人經過教育以後都提高了健康意識,爲了自己的健康大家都會這樣做。就像父母中有患有糖尿病的,因爲遺傳因素,子女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飲食,不再大吃大喝,拒絕肥胖,那麼他因遺傳因素而得糖尿病的機率就會隨着降低甚至沒有了。

本站:在具體的問題上,知識的傳導也有存在誤區。比如有些人對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案很抗拒;有些人又認爲胰島素是糖尿病的救命稻草。那該如何解除大家對胰島素的偏見呢?

劉志民主任: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說明,用藥無法控制病人血糖的情況下,那就應該注射胰島素降糖。但是病人不願意打,這部分病人的觀念裏認爲病重了纔打胰島素,而且打了就對胰島素產生了依賴。其實這就是觀念和知識的不更新導致的,胰島素該打,它沒有副作用,而且降糖的功效非常好,該打的不打,延誤了病情。#p#副標題#e#

本站:在治療上,今天的治療方案與以前的治療有什麼不同嗎?

劉志民主任:這是關於醫生的情況。在過去的傳統觀念裏,醫生都是先對病人進行兩個月的飲食控制,不行了之後再吃藥,然後酌情加量,如果還不行,纔要注射胰島素。

而在現在,方法比傳統的方式積極了很多。在歐美,已做到早期聯合了。一開始就給病人用二甲雙胍,而且飲食控制照做,雙管齊下。如果用藥不行,還可以及早注射胰島素或改加黃尿素(消渴丸、優降糖等)。

本站:那麼這套方案也適應於中國人嗎?

劉志民主任:中國糖尿病協會根據中國人的特點做了一點改變。胖的人,一開始就加二甲雙胍;但是中國有很大一部分糖尿病人並不胖,雖然二甲雙胍也可以用,但是更多的是加長效胰島素或增敏劑。

爲了達標降糖 中西醫不同方案到底哪種好?

本站:劉主任,作爲西醫方面的專家,您認爲西醫治療對比中醫治糖尿病的優勢在哪呢?

劉志民主任:應該這樣說,因爲我們的目的都是達標降糖,不管你用中藥還是西藥,只要能達標,我個人認爲它就是好藥,對這個病人而言,它就是優勢!

我們不能說誰好誰更好,因爲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因病施治、對症下藥,歸根究底都是要能達標。#p#副標題#e#

採訪小結:達標降糖的目標是任重而道遠的,事關人人。

在我們的採訪過程中,劉主任詼諧幽默,但談到目前糖尿病發病趨勢的緊迫性,這位同事口中“醫德雙馨、與世無爭、慈眉善目”的專家卻握着拳頭說:“現在真的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重視糖尿病的危害。無論是醫生、衛生部門、機構還是媒體,都要加強教育,人人都要行動起來,事關人人。”

也許你的身邊沒有患糖尿病的人,也許你覺得那都是老人會得的病,也許你覺得糖尿病無非也就是降降血糖的事……如果真的只是這樣,那就表明在糖尿病知識的認知上,你還被“教育”得不夠。雖無必要過分誇張地緊張它,但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一種現代的、合理的健康理念,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只是需要我們“管住嘴、邁開腿”就能使疾病不找上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