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從孩子一出生,我們的一些行爲就可能妨礙他正常的性心理髮育,甚至給孩子的一生都帶來難以彌補的不良影響。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會對孩子的性教育遮遮掩掩,他們普遍認爲有關性方面問題,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家長擔心對孩子談論這些問題會導致他們過早地進行性行爲的嘗試,有些家長則表示不知從何說起。

其實,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而並非像我們固有的觀念裏認爲的那樣,非要在孩子青春期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惡補。家長抓住孩子性教育的5個黃金期,讓孩子走出性知識的茫然誤區。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黃金期一:口欲期

3-6個月~1歲半左右:什麼都往嘴裏放,喜歡吸允手指、吹泡泡

嬰兒大約在3~6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的吸吮需要就變得尤爲突出。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爲嬰兒在口脣階段的初期(0~8個月)快感主要來自脣與舌的吮吸活動,吮吸本身可產生快感,嬰兒不餓時也有吮吸手指的現象就是例證。嬰兒的嘴是性的快感區,他們從吮吸母乳中,不僅滿足了食慾的需要,而且,從吮吸所產生的快感中獲得了性慾的滿足。這種現象一般會延續到1歲或者1歲半左右。

媽媽可以這樣做:給寶寶充分的撫愛和溫情,滿足嬰兒皮膚觸覺的發育需求

寶寶如果經常出現允手指、吹泡泡的行爲,媽媽不要強行禁止,媽媽可以考慮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適當滿足寶寶口欲期的需要。媽媽在餵乳的時候,媽媽可以多愛撫寶寶,專心致志而又溫和地對待他。爸媽溫情行爲可以讓孩子從中體會到關愛和安全感,這些溫暖的感受可以幫助寶寶儘早擺脫對安撫奶嘴的依戀。#p#副標題#e#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第2張

黃金期二:朦朧期

1-2歲左右:發現性別差異

一般從1-2歲開始,孩子就會注意到男、女身體上的區別。隨着語言發展,寶寶很可能會問一些讓爸媽很尷尬的問題,比如:“我是從哪裏來的?”“爲什麼隔壁小強站着尿尿而我要蹲着?”

媽媽可以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的身體,儘早瞭解男女區別

這個時期是訓練寶寶如廁的大好時期,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以免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形成畸形的性壓抑心理。爸媽在對寶寶大小便訓練期間,一定要耐心、溫和,不要對孩子的大小便表現出厭棄的態度。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好”的,他的排泄行爲是正常的,以免寶寶對自己身體產生負面的感覺。

1歲半是對孩子進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時機,對於寶寶的提問,爸媽不要一味地逃避回答或者搪塞敷衍,家長可以採取講故事、看卡通性教育圖片等方式來給孩子上性教育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力用平常口吻向孩子解釋男女身體結構的不同、他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功能,並以關愛欣賞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身體,讓他儘早瞭解自己的身體,並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身體。#p#副標題#e#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第3張

黃金期三:性蕾期

2-4歲左右:孩子的性遊戲

孩子在2-4歲時進入性蕾期,這一時期的性教育是今後性成熟的基礎。父母可能會發現寶寶竟然玩自己的生殖器,家長千萬不要驚訝,也不要嚴厲指責孩子的這種行爲是羞恥丟人的。孩子的這種行爲只是出於質樸的好奇,並沒有成人的性概念。因此家長只需給孩子正確的教育與引導。

媽媽可以這樣做:讓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私處

家長對於孩子玩生殖器的行爲,首先不要給孩子貼上“手淫”的標籤,嚇唬或打罵孩子一頓,這樣會讓孩子有心理陰影。小編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穿上封襠褲,同時多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如果看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大聲喝止他,要告訴他,身體的某些部位是很私人的,不可以給別人看和觸摸。當然,你也不可以看和觸摸別人的“私處”。家長還要教導孩子預防性侵犯,教育孩子不許別人觸碰他們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硬要那樣做,要趕緊告訴爸爸媽媽,家長要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p#副標題#e#

06歲寶寶性教育的4個黃金期 第4張

黃金期四:依戀期

4-6歲:出現“戀父”“戀母”情結

弗洛伊德曾經說每個孩子在3-4歲的時候,女孩子會出現“戀父”,男孩子會出現“戀母”情結。孩子幼兒時期戀父、戀母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在學齡前心理上會變得上進、勤勉、與他人交往合作,開始產生獨立意識,這時如果孩子還未能從這個情結中順利過渡,孩子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依戀心理應該重視。

媽媽可以這樣做: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氣氛

在這個階段,男寶寶會對爸爸抱有“敵對”心態,孩子會將爸爸看作對手來爭奪母親的愛,女寶寶則相反。因此這個時期,家庭關係會變得很微妙,家長應該儘可能地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氣氛。如果家中是男寶寶,爸爸則應該多參與寶寶的遊戲互動之中,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入父親的形象,同時爸爸也應該多抽時間和孩子交流。

另外,父母應儘可能地不要在寶寶面前吵架,孩子年幼沒有判斷能力,他很可能把父母之間關係惡劣的原因歸結到自己頭上,這種心理很容易使得寶寶長大後變得缺乏自信、性格軟弱,嚴重的有可能自閉、精神抑鬱。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楷模,異性父母則是孩子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楷模,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雙方都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爸媽應該努力給寶寶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寶寶儘可能地與更多的人接觸,擴大圈子,從而轉移對父母的過分依戀。

家長也應該儘量減少對孩子過多的親暱行爲,比如抱着孩子睡覺,或者親吻等。孩子長大漸漸便會意識到即使爸媽沒有像以前那樣親暱對待自己,爸媽還是愛着自己的,這樣也能很好地淡化孩子對父母親的依戀。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