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糖尿病患者可否擺脫降糖西藥

糖尿病患者可否擺脫降糖西藥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糖尿病患者可否擺脫降糖西藥

“針對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藥降糖和二甲雙胍相當,我們在一定時間內能用中藥把血糖降下來,糖尿病患者部分撤減胰島素,部分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部分僅用中藥來維持穩定而理想的血糖水平。”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仝小林主持的“開鬱清熱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課題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後介紹說,這一研究成果改變了中藥降糖只能起輔助作用的事實,也糾正了半個多世紀來降糖中藥不能唱主角、進入不了主流治療的固化認識。
 
這項課題是中華中醫藥學會推薦的四個獲獎項目之一,主要針對糖尿病的主體人羣——肥胖2型糖尿病人,首次闡明瞭“中滿內熱”的核心病機,確立了“開鬱清熱”基本治法及其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很多經治的患者擺脫了降糖西藥和胰島素。
 
他們徹底擺脫了胰島素
 
在遇到仝小林之前,39歲的譚興蘭女士已患糖尿病13年了,持續升高的血糖讓譚女士不斷增加降糖藥的種類和劑量,每天除了服拜唐蘋、二甲雙胍、諾和龍等西藥外,還要打胰島素。即使如此,譚女士仍血糖偏高。仝小林以葛根芩連湯加蒼朮、佩蘭等治療,兩個月後血糖控制達標,先停用口服降糖西藥,胰島素用量也減少,又過了兩個月,胰島素完全停用。後將中藥改制成水丸,長期服用,血糖控制正常,三年來始終未用任何降糖西藥。
 
37歲的李連棟患2型糖尿病8年,同時服用多種降糖西藥,胰島素每天用量60單位,血糖仍然控制不好。仝小林以小陷胸湯加減,治療一個月後,李連棟血糖明顯下降,乏力、身重等也明顯減輕。治療三個月後,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已完全停用,血糖基本保持在正常範圍。改服中藥水丸,兩年多來血糖一直控制較穩定。
 
這只是仝小林門診衆多患者中的普通兩例。多年來,仝小林對初診糖尿病患者堅持用純中藥來降低血糖,既往回顧性分析顯示,有35%左右患者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30%左右僅用中藥來維持血糖,有的胰島素用量很大的患者甚至完全停用胰島素。仝小林的患者們一般通過短期調理,病情平穩後,就改服中藥水丸,每天像吃西藥一樣吃上幾粒,一天的生活變得簡單而輕鬆。#p#副標題#e#
 
降糖中藥可和二甲雙胍相當
 
仝小林帶領課題組展開了大量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牀研究,確證了中藥的降糖療效,探尋到中藥降糖的有效途徑和方藥。
 
以開鬱清熱法指導組方的糖敏靈丸與安慰劑對照研究發現,糖敏靈丸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明顯優於安慰劑,證明中藥降糖有效。以開鬱清熱法指導組方的清熱降濁方,與西藥二甲雙胍對照顯示,其降糖效果與二甲雙胍相當,而在改善症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也明顯優於二甲雙胍。
 
其確切療效在動物實驗中也得到了同樣的驗證,糖敏靈丸等中藥不僅能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還有明顯的修復和保護胰島細胞功能的作用。這爲目前糖尿病治療的最大難題——修復和保護胰島細胞功能,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中醫強調個體化治療,爲患者量身定做地用藥,且安全性和個體綜合調節的優勢遠超越西藥。而對於糖尿病重症胃癱和重症末梢神經痛這些西醫束手無策的重症併發症,中醫更顯獨到優勢。很多患者通過中醫藥減少了痛苦。”大多數患者都表示,若中藥也能像西藥那樣降糖,那自己寧可選用中藥。#p#副標題#e#
 
糾正對病機的認識偏差
 
仝小林注意到,中醫一直以“消渴陰虛燥熱”來指導治療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患者約80%無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約85%爲肥胖或超重,這與消渴差異甚大。他認爲,這或許存在機理認識不清、治療錯位的問題。
 
仝小林提出,肥胖2型糖尿病與脾癉類似,應屬脾癉範疇,病機爲中滿和內熱。《素問?奇病論》說:“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爲消渴。”糖尿病發展進程由肥胖致脾癉,由脾癉致消渴,其演變有鬱、熱、虛、損四大階段,鬱熱主要見於脾癉階段,氣虛、陰陽的虧虛和絡脈的損傷纔是糖尿病消渴及消渴並病的表現。
 
仝小林發現,肥胖患者多舌苔厚膩、飲食積滯等中滿表現,日久變生痰熱、溼熱鬱滯,出現口苦、煩躁等表現。經大量臨牀實踐,他總結出肥胖2型糖尿病爲肝胃鬱熱、胃腸實熱和氣滯痰阻三個主要證型,相應以開鬱清熱爲法,採用大柴胡湯、大黃黃連湯和小陷胸湯治療,更加切合臨牀實際。#p#副標題#e#
 
中醫要敢於挑戰現代醫學指標
 
現代醫學指標是療效評價的硬指標,在糖尿病療效評價上,中醫一直缺乏底氣。指標不下降,說明疾病的根本問題沒解決,患者從心理也不會真正認可。仝小林指出,中醫藥不要總覺得中醫的優勢只是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要勇於向現代醫學指標挑戰。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提高客觀臨牀療效,而不僅僅關注症狀、證候的改善。仝小林在中醫傳統辨證思維基礎上,將現代藥理研究成果迴歸於臨牀,從而實現了疾病的靶點治療,提高了臨牀療效。同時,在療效探索上,仝小林高度重視藥物量效關係,將藥物劑量作爲提高療效的突破口之一。仝小林認爲經方不效,在於用量,他將經方用量加大3~5倍,如黃連降糖的用量達30克。爲防止損傷胃氣,他用乾薑來佐制黃連,並摸索出黃連與乾薑的最佳有效配比是6:1,既解決了中藥降糖的難題,又解決了苦寒傷胃的弊端。
 
仝小林告訴記者,這項課題做得非常艱苦,從思路的形成到最後總結成科研成果,花費20餘年,課題組在逾30萬例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對方案不斷完善,這來自大量臨牀實踐,經得起推敲。
 
可以說“開鬱清熱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是單純中醫藥向現代醫學指標挑戰的成功範例,仝小林正將這種思路推廣到其他現代疾病中,如代謝性高血壓、高尿酸血癥、肥胖症等代謝性疾病,對於這些正在着手的單純中藥治療研究,也許不久將來,患者們通過中藥的調理,不再依賴西藥。#p#副標題#e#
 
專家評價
 
國醫大師路誌正指出,仝小林創建開鬱清熱法,通過臨牀實踐證實,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爲中醫藥科技進步起到了較好的推動和示範作用。
 
王永炎院士認爲,此項目遵循整體醫學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一體的規則,傳承發展了中醫藥學原創思維與原創優勢,獲得了較爲顯著的療效。
 
張伯禮院士評價,仝小林針對中醫藥對糖尿病治療的困惑和難點,採用中醫經典理論思考,開拓了新的治療方法,取得較確切療效。
 
李連達院士認爲,此項目按中醫學術自身發展規律,突破三消辨證,在繼承基礎上發展了中醫糖尿病理論,解決了中藥降糖難題,進而使中醫藥在重大疾病的主流治療上的突破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