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中醫對肛瘻的分類方法

中醫對肛瘻的分類方法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祖國醫學對肛瘻的分類較多,有不少形象描述。如《外科大成·下部後》中說:“漏有八:腎俞漏,生腎俞穴。瓜穰漏,形如出水西瓜穰之類。腎囊漏,漏管通於囊也。纏腸漏,爲其管盤繞於肛門也。屈曲漏,爲其管曲屈不直,難以下藥至底也。竄臀漏、蜂窩漏,二症若皮硬色黑,必內有重管,雖以掛線,依次穿治,未免爲多事。通腸瘻,惟以此漏用掛線易於除根。”

中醫對肛瘻的分類方法

現在肛瘻分類亦多,有按病因、病理分類,有按內外口的位置及侵犯組織的程度分類。

一、按內外口分類

1. 單口內瘻:又稱爲內盲瘻,只有內口與瘻管相通連,無外口。

2. 內外瘻:瘻管有內外口,外口在體表,內口在肛竇,下有瘻管相通連。此種肛瘻最爲多見。

3. 單口外瘻:又稱爲外盲瘻,只存外口下連瘻管,無內口。此種肛瘻臨牀上較少見。

4. 全外瘻:瘻管有兩個以上外口相互有管道通連,而無內口,此種肛瘻臨牀上較少見。

二、Parks分類法:按瘻管與括約肌的關係,將肛瘻分爲四類:

1. 括約肌間肛瘻 (低位肛瘻),爲最常見,約佔70%,是肛管周圍膿腫的後遺症。瘻管只穿過內括約肌,外口常只有一個,距肛緣較近,爲3-5釐米。

2. 經括約肌肛瘻(低位或高位肛瘻), 約佔25%,爲坐骨直腸窩膿腫的後遺症。瘻管穿過內括約肌、外括約肌淺部和深部之間,外口常有數個,並有枝管互相溝通,外口距肛緣較遠,約 5釐米。

3. 括約肌上肛瘻(高位肛瘻) ,佔 5%。瘻管向上穿過肛提肌,然後向下至坐骨直腸窩而穿透皮膚。由於瘻管常累及肛管直腸環,故治療較困難。

4. 括約肌外肛瘻(呶桓仞??,佔 1%,爲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合併坐骨直腸窩膿腫的後果。瘻管穿過肛提肌,直接與直腸相通。這種肛瘻常爲克隆氏病、腸癌或外傷所致。

三、按瘻管形態分類:1.直瘻;2.彎曲瘻;3.前後蹄鐵形肛瘻。

四、按肛瘻的病因和病理性質分類:可分爲非特異性肛瘻(即化膿性肛瘻)和特異性肛瘻二類。在特異性肛瘻中,又可進一步分爲:結核性肛瘻、梅毒性肛瘻和放線菌性肛瘻三種。

五、全國肛腸外科會議(1975)統一標準分類法:以外括約肌深部劃線爲標誌,瘻管經過此線以上爲高位,在此線以下爲低位,這在國內已普遍採用。

1. 低位單純性肛瘻:只有一個瘻管,並通過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內口在肛竇附近。

2. 低位複雜性肛瘻:瘻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外口和瘻道有二個以上者,內口在肛竇部位(包括多發性瘻)。

3. 高位單純性肛瘻:僅有一個瘻道,瘻管穿過括約肌深部以上,內口位於肛竇部位。

4. 高位複雜性肛瘻:有二個以上外口及瘻管有分支,其主管通過外括約肌深部以上,有一個或兩個以上內口。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