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人際心理 > 怎樣看待孩子的性問題

怎樣看待孩子的性問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50年前相比,男孩首次遺精和女孩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提前了1.5年到2年。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小年紀、滿臉稚氣的孩子卻長得人高馬大,令他們的父母擔心的是性器官發育和性心理萌動的提前到來,家長該怎麼應對呢?

怎樣看待孩子的性問題

如果說孩子的性生理髮育提前並不使父母擔心的話,那他們性興趣的提早到來卻令父母憂心忡忡。有位媽媽曾不解地問過筆者:“我的女兒才7歲,怎麼會對男女之間的事情那麼感興趣?一看到電視裏的男女親熱鏡頭就目不轉睛,和她說什麼都聽不見了。有一次她爸爸捂住她的眼睛,她就又掙扎又叫喚‘別捂啦,別捂啦!這個女人跟男人在做什麼呀’。你說,我們做父母的怎麼辦呢?”

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常見的問題,父母各自的處理方法將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欲堵還漏不足取

面對孩子性早熟的日趨普遍,有人呼籲要淨化環境,杜絕一切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事物。誠然,環境是要淨化的,許多國家都在這方面不斷努力,例如有些電影僅限成人觀看,有些書刊不準賣給兒童,嚴格取締黃色淫穢物品等等。可是,究竟要淨化到什麼程度呢?

許多人認爲,“淨化”就是不許孩子接觸任何與性有關的事情,實際上這是做不到的,比如,能在電視、電影中全部刪除與性愛有關的內容嗎?能讓性保健品商店、性病防治所全部都摘牌嗎?能使孩子看不到母親的乳房、衛生巾以及父母間一些親暱動作嗎?許多調查表明,周圍的人對性的談論正是兒童獲取性知識(當然,這種知識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的主要來源之一。顯然這是無法迴避的。

許多人對孩子的擔心仍出自這樣一種觀念:性是污穢的、下流的,接觸不得,否則就會變壞。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許多父母對性諱莫如深,從而造成了孩子對性的神祕感。這些父母不懂得,性氾濫固然會對下一代產生不良影響,可是孩子對性的神祕感同樣有負面作用。就像前面那位捂住女兒眼睛的父親,他的行爲恰恰是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對性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可能發展到變態的程度,這類適得其反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循循善誘方上策

筆者曾經訪問過香港著名的性學家吳敏倫博士,在他家裏看到許多有關性的資料和錄象帶,而且都不避孩子。筆者問他:“如果被孩子看到了,會有不好的影響嗎?”他回答說:“他們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自然得很,不以爲怪,對此也沒什麼特別的興趣。”他的夫人又告訴筆者:“孩子小的時候問過我,‘電視裏的一男一女在牀上幹什麼呢?’,我說,‘他們在親熱呢!’。孩子又問‘那爲什麼還叫呢?’,我解釋說,‘那是因爲快樂而發出的聲音’。”吳敏倫博士有兩個孩子,那時都只有十二三歲,在學校裏品學兼優,現在都已事業有成,是父母的驕傲。

當然,性學家的家庭情況與一般人的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應該肯定,性是絕對自然的事情,如果以自然的態度對待它,孩子就會健康發展;如果遮遮掩掩、神祕兮兮,反會弄巧成拙。清代末年的革命家、思想家譚嗣同曾經說過,對待性,就像“藏物於篋”,“人愈不得見而愈想見”,乾脆把這箱子打開,也就沒什麼大驚小怪了。恩格斯也說過,德國的工人階級總會有一天以十分自然、坦率的態度,來談論他們白天和晚上感到愜意的事情。

我們並不提倡讓孩子過早地懂得性問題,如果他們瞭解得早了一些,也沒什麼可怕。父母的態度起了決定的作用,這種態度的正確與否決定了孩子性心理的發展方向。父母應該知道,在“真空”中長大的孩子是沒有抵抗力的,在性問題上也是一樣,不要妄想把孩子關在“真空”裏,淨化環境固然重要,增強孩子的鑑別力、抵抗力更爲重要。當孩子接觸到性問題時,父母應以科學的知識引導孩子,使孩子既自然又嚴肅地認識性,這纔是對待性心理早熟的正確態度。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