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蕁麻疹發作的誘因有哪些

蕁麻疹發作的誘因有哪些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小姐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生活也很順心。可不知怎麼回事,近一年來,身上老是起風團,一發起來癢得要命,不到幾分鐘,全身的風團彷彿像從地裏冒出來一樣,紅紅的豔若桃花,燦若雲霞。至今反反覆覆也不知發了多少次,而且,每當工作緊張,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感覺到身上癢癢的,抓一抓,風團就出來了。有時來例假,也會有風團出現。到醫院看病,醫生說是蕁麻疹,開了些抗過敏藥,吃了就好,但沒過多久,這病又不期而至。爲了不吃發的食物,她幾乎拒絕了一切肉類、海鮮、辛辣之物,每天只敢吃些時令蔬菜和清淡寡味的食物,但蕁麻疹似乎並不領會她的良苦用心,還是照發不誤。“醫生,蕁麻疹怎麼這麼難愈?有沒有辦法根治它?”“您給我抽血檢查一下,看看血液裏到底是什麼過敏!”每次就診,她都要這麼詢問醫生。那麼,蕁麻疹爲什麼難治?到底能不能根治呢?

蕁麻疹發作的誘因有哪些

蕁麻疹難治,原因在於過敏原複雜

蕁麻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它主要表現爲皮膚突發瘙癢,隨即出現一片一片鮮紅色或蒼白色的風團,且來去如風,來時迅速發滿全身,去時也快,數小時後即可消退,但舊的風團剛消去,新的風團又趕來了,此起彼伏,一天反覆多次。數月不愈的蕁麻疹,就會轉爲慢性。約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且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

爲什麼蕁麻疹頑固難愈呢?我們知道,蕁麻疹是因過敏引起,過敏是因過敏原刺激而誘發。蕁麻疹難以治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的過敏原很複雜,多得沒法數。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因子均可引起。

具體說來,外因有食物,主要有:

1.動物蛋白性食物,如魚、蝦、蟹、肉類、蛋等,這些異體蛋白容易引發過敏;

2.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番茄、蘑菇或大蒜、茴香等調味品,還有加入到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劑、防腐劑也可以成爲過敏原;

3.藥物,很多藥物都可以引起過敏,引發蕁麻疹,一類是可以形成抗原的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痢特靈等,另一類是可以導致組胺釋放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維生素B1等;

4.吸入物,如花粉、柳絮、羽毛、灰塵,還有一些揮發性化學品;動物及植物因素,如被各種昆蟲(蜜蜂、黃蜂等)叮螫,毒毛刺入皮膚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及機械性刺激,或化學物質進入體內。

內因也很多。各種內臟及全身性疾病,如胃炎、腸炎、副鼻竇炎等一些慢性感染病竈可促發蕁麻疹、風溼熱、糖尿病,還有內分泌改變,如一些婦女在月經、妊娠、絕經期也常出現蕁麻疹;精神因素也不可忽視,如精神緊張、激動、疲勞也能誘發它;少數人受遺傳影響,發生特殊類型,如家族遺傳性寒冷性蕁麻疹。

當然,不是每個蕁麻疹患者都有以上所有的病因,而可能只是其中一至數個病因誘發。但要從這麼多而複雜的病因中,找出一個至數個,確實非常困難,這就是爲什麼蕁麻疹難根治易復發的原因了。當然,有部分蕁麻疹病人難愈,可能是由於身體慢性隱蔽性感染所致,可採取適當的抗感染治療。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存在代謝紊亂的誘因,或其他系統疾病以及體質原因所致。

查找過敏原,大海撈針也不妨試試

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由於組胺的釋放,組胺是蕁麻疹發生的“罪魁禍首”。因此,治療蕁麻疹常使用抗組胺藥,但抗組胺藥並非針對病因治療,它只是與組胺“爭搶座位”——也就是說,藥物通過與受體結合後,阻止了組胺再與受體的結合,組胺因沒有“座位”而不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但已經“坐”到“座位”上釋放出來的組胺,抗組胺藥就無能爲力了。所以,能先於組胺釋放之前服藥,自然是效果最好的。但由於病因太複雜,何時再發蕁麻疹是防不勝防,病人想預先服藥難以做到。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找出過敏原,然後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這也許是一種大海撈針的辦法,但對某些患者確也簡單易行。

具體做法是:首先病人應回憶發病前的情況,包括特殊食物、藥物、周圍環境變化、氣候影響、個人生活習慣、精神狀態及有無其他疾病等,提供線索,在醫生的幫助下,從中分析所患疾病最有可能的過敏原是哪些,依次排隊,然後儘量不接觸或少接觸可能的過敏原後,如果皮損和症狀減輕或消失,反過來就證明了所懷疑的物質可能就是過敏原。比如,病人經仔細回憶,發覺很可能是某些食物引起的,應停止一切不常吃的食物,從最簡單的、一般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開始,隔幾天加一種食物,當加到某種食物突然引發蕁麻疹時,應高度懷疑是它,再停止該食物,蕁麻疹即消失,必要時再重複試一次,若出現同樣的結果,則該食物是蕁麻疹的“禍根”無疑了。以後就應當避免食用該食物。

過敏原過篩試驗或許能找出過敏原

經常聽到蕁麻疹患者就診時迫切要求醫生化驗血,查查到底是什麼過敏,實際並非如此,查血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因爲在血液裏是找不出什麼過敏原的。現在有不少醫院皮膚科都開展了一種查過敏原的方法,即過敏原過篩試驗,試驗方法是將過敏物質貼敷在皮膚上,如果是吸入或者口服過敏,將過敏物質注射在皮內,誘發出皮損反應或使後來皮損加重,可幫助確定過敏原。過敏原過篩試驗簡便易行,確實能爲一些病人解除痛苦,但這只是一種輔助檢查手段,並不是萬能的。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通過它查出過敏原,也不是所有的過敏原都能被查出來,而且查過敏原必須等皮損和症狀恢復一段時間後才能進行,急性發作期是不能進行這項檢查的。因此,對於病人而言,有時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仔細回顧病史,尋找出過敏原,再儘可能避免接觸它。

別走極端,不要盲目忌口

不少食物,確實是引起蕁麻疹發作的誘因,當我們找出了這些誘發食物時,就應該避免再次食用。很多時候,我們暫時找不到,醫生常常告誡病人應該注意避免進食一些常見的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蟹等海鮮,以及牛肉、羊肉等,謂之忌口。但忌口不要盲目,個別病人得了蕁麻疹後,每日的食譜除了白菜蘿蔔,就是大米稀飯了,好像所有的食物都會對他過敏似的。劉小姐就是採取了這種方法,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忌口方法。不但不能從根本上找到過敏原,而且病人自身的營養攝入受到影響,長久還會造成營養不良。個別老中醫也過分強調忌口,讓病人在美味面前垂涎三尺卻不敢動箸。事實上完全沒有必要。蕁麻疹患者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即仔細觀察自己生活中哪些食物會誘發過敏,哪些食物不會誘發,對於不會誘發過敏的食物,大可不必退避三舍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筷四顧心茫然”,對於表面看似過敏源的食物,也要仔細測試觀察一番。例如:有個蕁麻疹患者,有次吃了烤魚片過敏了,以爲是對這種魚過敏,但後來再吃水煮的這種魚,並沒發現過敏,經仔細觀察,原來是他對烤魚片裏的調味品過敏。因此,不必盲目忌口,但須做個有心人,美味佳餚並不會離蕁麻疹患者遠去。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