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一、風疹
  
  1、致病真兇風疹病毒。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1~2天后出疹,從面頸部開始24小時蔓延全身。初爲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後面部及四肢疹子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疹子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的色素痕跡。
  
  伴隨症狀發燒,咳嗽、乏力、胃口差、眼發紅;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症狀輕,病患飲食玩耍如常。
  
  2、處理方法
  
  休息,飲食清淡且易消化。防止搔抓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引起細菌感染;
  
  酌情給予退燒、止咳藥物:
  
  併發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炎時須選用抗生素,必要時住院治療。
  
  二、麻疹
  
  1、致病真兇 麻疹病毒。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3天左右出疹,從耳後、頸部沿髮際邊緣向下發展,24小時內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3天內累及下肢及足部,疹子全部出齊。初爲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疹間膚色正常,重者皮疹融合,皮膚水腫。甚至導致面部浮腫變形。持續3天左右,疹子按出現的順序消退,留下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痕跡。
  
  伴隨症狀 高燒、流涕與眼淚,頰黏膜上有“科氏斑”(爲直徑約1毫米的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預示即將出現疹子),可能伴發喉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2、處理方法
  
  臥牀休息;
  
  給予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食物,補足水分與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
  
  保持皮膚、黏膜清潔。酌用退燒、鎮靜、止咳的藥物。併發肺炎給予抗生素;
  
  接種麻疹疫苗是最佳預防措施。#p#副標題#e#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第2張

三、幼兒急疹
  
  1、致病真兇 可能是病毒。
  
  疹子特徵 寶寶燒退之時出疹,先見於頸部及軀幹,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較多(鼻頰、膝下及腳掌等處一般沒有),大小如粟粒,淡紅似玫瑰(故又稱嬰兒玫瑰疹),多在24小時之內出齊,持續1~2天后消退,不留痕跡。
  
  伴隨症狀突發高燒(體溫高達39~40℃),食慾稍有減低,持續三五天後體溫驟降,精神即刻好轉,疹子開始“閃亮登場”,即“燒退疹出”--此特點是與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紅熱)的最大區別。
  
  2、處理方法
  
  休息,多喂白開水或菜湯、果汁;
  
  高燒用物理方法(如溫水擦浴)或藥物(如撲熱息痛)降溫,煩躁或驚跳酌用鎮靜劑(如安定、冬眠靈等);
  
  抗生素無效,不要用。
  
  四、手足口病
  
  1、致病真兇 腸道病毒。
  
  疹子特徵疹子通常“亮相”於手(手指背面與指甲兩側)、足(腳趾背面與腳跟邊緣)及口腔(脣內側、舌面、頰黏膜、齒齦處)等三部位,“手足口”病由此得名。初爲紅色斑點,持續24小時變爲皰疹,皰疹內充滿混濁液體,潰破後形成淺表性潰瘍,潰瘍四周發紅。疹子數量從幾個到數十個不等,嚴重時可累及手掌、足底、肘部、膝部和臀部等處。
  
  伴隨症狀 輕度發燒,口腔及咽喉不適或疼痛。皰疹破潰後症狀加重,如不吃奶、流口水、哭鬧、煩躁等。經5~7天治療可恢復。個別病患可能出現心肌炎、腦膜炎、腦炎等併發症,後果嚴重。
  
  2、處理方法
  
  休息,多喂水;
  
  消毒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保護皮膚不使皰疹潰破,讓其自然吸收乾燥結痂;
  
  選用抗病毒藥物(如病毒靈、潘生丁)、維生素類、解熱鎮痛劑或清熱解毒的中草藥製劑;
  
  出現併發症者應住院治療。#p#副標題#e#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第3張

五、皰疹性咽峽炎
  
  1、致病真兇病毒,常呈流行趨勢。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2天內出疹,見於扁桃體、軟齶、懸雍垂、舌頭等口腔咽部黏膜處,數量不多(大多在12個之內),爲直徑1~2毫米的小皰疹,呈灰白色,周圍繞以紅暈,24小時內水泡破潰,變爲潰瘍,1~5天內癒合。
  
  伴隨症狀 突發高燒、咽喉痛、厭食、伴有頸、腹與四肢疼痛,小寶寶可有嘔吐甚至驚厥,屬於一種特殊的上感類型。病程比普通感冒稍長,一般在7天左右康復。
  
  2、處理方法
  
  休息,加強營養;
  
  酌用抗病毒藥(如病毒靈、潘生丁);
  
  退燒藥有撲熱息痛、布洛芬、安乃近等,可採用口服、塞肛以及滴鼻(如安乃近)等途徑給藥。
  
  六、水痘
  
  1、致病真兇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後24小時出疹,先發於前額,再向軀幹、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佈。初爲紅色斑丘疹,迅即變爲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水皰,周圍紅暈明顯,水皰中央呈臍窩狀。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若因搔抓繼發感染者,可留下輕度凹痕。由於疹子分批發生,故在同一處皮膚可同時見到丘疹、水皰和結痂。
  
  伴隨症狀 起病較急,發燒,頭痛,全身倦怠。整個病程約2~3周。
  
  2、處理方法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細茵感染;
  
  酌情使用無環鳥苷、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肌肉注射維生素B12等:
  
  禁用激素,以免病毒擴散;
  
  接種水痘疫苗有一定預防效果。#p#副標題#e#

寶寶各類疹子的用藥指南 第4張

七、川崎病
  
  1、致病真兇 尚不清楚。
  
  疹子特徵寶寶發燒數天後出疹,分佈於軀幹、會陰部以及手掌及腳底。常爲多形性紅色斑疹,亦可呈蕁麻疹樣皮疹,瘙癢,但無水皰或結痂。出現於手掌及腳底的則爲紅斑。持續10天左右消退。
  
  伴隨症狀 本病以皮膚黏膜出疹、淋巴結腫大和多發性動脈炎爲特點,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突發高燒,眼睛發紅(結合膜充血),冠狀動脈炎,關節腫痛等。病程短則2周,長者可達3個月。
  
  2、處理方法
  
  住院治療,使用阿司匹林、γ-球蛋白、激素等藥物;
  
  八、猩紅熱
  
 1、致病真兇溶血性鏈球菌。
  
  疹子特徵 寶寶發燒1天左右出疹,初見於腋下、頸部與腹股溝,24小時內蔓延全身。疹子爲針尖大小的鮮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疹間膚色潮紅(與麻疹不同)。面頰部潮紅無疹,口周皮膚蒼白,謂之“口周蒼白圈”。腋窩、肘部、腹股溝等皮膚皺摺處疹子密集,顏色深紅,其間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稱爲“帕氏徵”。持續6~7天后面部脫屑,軀幹和手腳大片脫皮。
  
  伴隨症狀 起病急,高燒(38℃甚至400C以上),咽及扁桃體顯着充血甚至化膿。舌紅,舌乳頭紅腫如草莓,稱爲“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
  
  2、處理方法
  
  休息。補足營養;
  
  選用青黴素或紅黴素;
  
  少數病患可能在病後2~3周發生風溼熱、腎炎等變態反應性疾病,要注意防範。
  
  個別病患發生冠狀動脈病變(如冠狀動脈瘤),須用手術治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