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穴 ,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的腧穴。據《鍼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鑑》等書載述,手厥陰心包經所屬穴計有: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共九穴。

手厥陰心包經

天池穴

位置: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

局部解剖:有胸腹壁靜脈,胸外動、靜脈分支。分佈着胸前神經肌支及第四肋間神經。

主治:胸悶,脅痛,腋下腫痛。現多用於心絞痛,腋窩淋巴腺炎,肋間神經痛,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等。

刺灸法:斜刺0.2-0.4寸,不可深刺。可灸。

天泉穴

位置:在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

局部解剖:有肱動、靜脈肌支。爲臂內側皮神經及肌皮神經分佈處。

主治:心痛,脅脹,咳嗽,胸壁及上臂內側痛。現多用於心動過速,支氣管炎,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等。

刺灸法:直刺0.5-0.7寸。可灸。

曲澤穴

位置: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局部解剖:當肱動、靜脈處。分佈着正中神經本幹。

主治:心痛,心悸,熱病,煩躁,胃痛,嘔吐,肘臂?痛,手臂震顫。現多用於風溼性心臟病,小兒舞蹈病,急性胃腸炎,支氣管炎,中暑等。

刺灸法:直刺0.5-0.7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郄門穴

位置:在前臂掌側,當大陵與曲澤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爲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分佈着前臂內側皮神經,深層爲正中神經,最深層爲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心痛,心悸,衄血,嘔血,咳血,胸痛,疔瘡,癇證。現多用於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心絞痛,胸膜炎,精神病,膈肌痙攣等。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間使穴

位置:在前臂掌側面,當大陵與曲澤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爲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分佈着前臂內側皮神經,前臂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瘧疾,癲狂,癇證,腋腫,肘臂攣痛。現多用於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蕁麻疹,癔病,精神分裂症,胃炎,子宮內膜炎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內關穴

位置:在前臂掌側,當大陵與曲澤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血管、神經分佈同間使。

主治:心痛,心悸,胸悶,脅痛,胃痛,噁心,嘔吐,呃逆,癲狂,癇症,失眠,熱病,煩躁,瘧疾,肘臂攣痛。現多用於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炎,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胃炎,膈肌痙攣,急性膽囊炎,癔病,癲癇,甲狀腺功能亢進,血管性頭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瘧疾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大陵穴

位置:在腕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有腕掌側動、靜脈網。深層爲正中神經本幹。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癇症,胸悶,脅痛,驚悸,失眠,煩躁,口臭。現多用於心動過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勞宮穴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握拳屈肘時向中指尖處。

局部解剖:有指掌側總動脈。分佈着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

主治:心痛,癲狂,癇症,口瘡,口臭,鵝掌風,嘔吐,翻胃。現多用於心絞痛,口腔炎,小兒驚厥,癔病,精神分裂症,手掌多汗症,手指麻木,高血壓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中衝穴

位置:在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局部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分佈着正中神經之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心痛,心煩,昏厥,舌強腫痛,熱病,中暑,驚厥,掌中熱。

刺灸法:淺刺0.1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文獻記載

《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依次絡於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脈從胸中分出,沿脅肋到達腋下3寸處(天池穴)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肢內側中線入肘,過腕部,入掌中(勞宮穴),沿中指橈側,出中端橈側端(中衝穴)。另一分支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關衝穴),交於手少陽三焦經。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