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飲食營養 > 便祕吃什麼好?10款食療方潤腸通便

便祕吃什麼好?10款食療方潤腸通便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便祕吃什麼好?10款食療方潤腸通便

 便祕方1——五仁粥

原料:芝麻 松子仁 胡桃仁 桃仁(去皮、尖,炒) 甜杏仁各10克 粳米200克

製作:將五仁混合碾碎,入粳米共煮稀粥。

用法: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每日早晚服用。

功效:滋養肝腎,潤燥滑腸。適用於中老年氣血虧虛引起的習慣性便祕。

便祕方2——蘇麻粥

原料:蘇子15克 麻子30克 粳米30克

製作:先將蘇子、麻子搗爛和水濾取汁,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可長期服。

功效:順氣潤腸。適用於老人、婦女產後以及久病體弱者大便祕結艱澀。#p#副標題#e#

便祕方3——松仁粥

原料:松仁15克 粳米30克

製作:先煮粳米粥,後將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內,煮二三沸。

用法:空腹食,每日3次。

功效:潤腸通便。適用於老年氣血不足或熱病傷津引起的大便祕結者。

便祕方4——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 檳榔炮製搗末15克郁李仁去皮研爲膏15克 火麻仁15克

製作:先以水研火麻仁濾取汁,入糯米煮作粥,將熟,入檳榔、郁李仁攪勻。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理氣,潤腸,通便。適用於胸膈滿悶、大便祕結。#p#副標題#e#

便祕方5——冰糖燉香蕉

原料:香蕉2只 冰糖適量

製作:將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

用法:每日服2次,連服數日。

功效:清熱潤燥,解毒滑腸,補中和胃。適用於虛弱病人的便祕。

便祕方6——參須珠貝茶

藥材:參須、麥冬、百合、川貝各7.5克。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①將參須、麥冬、百合、川貝洗淨備用。②碗中倒人半杯水,加入全部藥材,隔水蒸30分鐘,熄火,燜10分鐘。③最後加入冰糖調勻,即可。

功效:麥冬中含有氨基酸、葡萄糖等有效成分,可以溫和滋補,並具有加強免疫和利尿作用,可以改善神經衰弱,改善便祕。#p#副標題#e#

便祕方7——香菇桃仁湯

材料:香菇300克,鮮桃仁200克,雞湯適量,澱粉適量。

調料:鹽、料酒、白糖適量。

做法:①香菇用水泡發備用。②鮮桃仁上鍋蒸熟備用。③在雞湯中加入適量鹽、料酒、白糖,下鍋煮沸。④加入熟桃仁和泡發的香菇,煮熟後用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潤腸通便。可輔治便祕。

便祕方8——紅杏燉雪梨

材料:鴨梨5個,紅杏適量。

調料:白糖適量。

做法:鴨梨洗淨,除去心和核,與紅杏、白糖放在半碗水中。隔水燉1小時,即可。功效:紅杏潤腸下氣通便;鴨梨清熱生津潤肺。本品有清熱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治療腸燥便祕。#p#副標題#e#

便祕方9——金蒜莧菜湯

材料:蒜8瓣,莧菜120克。

調料:色拉油、鹽適量。

做法:①加少量油在鍋中,加熱後放下蒜瓣,以慢火煎黃。②在煎蒜的鍋中加入適量水,煮開後放人莧菜。③湯再度煮開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通便、潤腸。

便祕方10——當歸蓯蓉豬血

材料:豬血125克。藥材:當歸、肉蓯蓉各15克。

調料:豬油、蔥白、鹽、雞精、香油適量。

做法:①當歸和肉蓯蓉放人沙鍋,加水煮取藥液去渣。②豬血洗淨後切塊。③將豬血塊放人藥液中煮熟,加豬油、蔥白、鹽、雞精、香油等混合均勻,趁熱空腹食用。

功效:養血,潤腸通便。#p#副標題#e#

緩解便祕吃什麼水果好?

1、梨

雪梨、貢梨、水梨等含有非常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而且梨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這些都是預防便祕的有效“功臣”,同時也是防治痔瘡的最佳食物。梨味甘,性寒,入肺經,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痔瘡患者手術之後還應該多吃梨,因梨可以有效的減輕術後的淤血擴張問題。但大便稀薄容易腹瀉者和咳嗽痰白稀者不宜過多食用。梨子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還可以加入川貝、冰糖一起燉食。

2、柿子

柿子味澀性寒,有軟堅散結、清熱祛燥熱、健脾生津的作用,因此對於便祕、大便乾結、出血等有良好的作用。 中醫認爲柿子甘寒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 另外,柿子富含果膠,果膠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對於糾正便祕,保持腸道正常菌羣生長等有很好的作用。

3、香蕉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香味,因此有很好的通便作用,水溶性纖維除了可以調節腸胃道的菌叢生態還可以幫助益菌生長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因此有助於調節腸胃作用。尤其是大便乾結、需要用力蹲便的人,日常可以多吃香蕉。 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瀉者不宜食用。香蕉內含高含量的鉀,可將過多的鈉離子排出,幫助控制血壓降低;將香蕉切成小塊後,跟牛奶一起放入果汁機打成香蕉牛奶,是最佳的抗血壓健康飲品。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