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立秋養生吃小米 小米能健脾養胃

立秋養生吃小米 小米能健脾養胃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秋養生吃小米 小米能健脾養胃

立秋養生吃什麼?立秋養生食物有很多,小米是其中之一,小米能夠健脾養胃,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些小米。

立秋,從這個節氣開始逐漸轉涼。秋從字形上看,一邊是禾,禾是中國人歷史最悠久的主食,即是我們今天說的小米,古人稱爲“粟”。

粟的藥用價值在於能夠補腎氣,除胃熱。立秋的時候,火未全消,且早晚寒氣漸起,而感受寒涼的人,往往容易腹瀉,這時喝點小米粥是最好的了。老人和小孩子脾胃虛弱,小米也是補益的佳品。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並操練士兵,以保家衛國。此時,不論朝廷還是民間,都會在立秋收成之後,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上蒼與祖先,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穀,以慶祝五穀豐收。

立秋又稱交秋,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天雖炎熱,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是陽降陰生之季了。年輕人對這季可能不是很有感覺,但年老體虛的人則要開始在早晚頻繁地加減衣服了。

在養生上,立秋作爲秋天的開端,此時自然界的陽氣變化也從“長”的狀態轉向“收”的狀態。立秋飲食調養宜補養脾胃,這樣做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爲冬季儲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

民諺有“秋瓜壞肚”,指的是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胃喜暖,胃暖了才能腐熟食物,如果胃吃了太多生食就會凝住,這樣胃就容易受傷,胃傷了,脾的運化也會受到影響。中醫五行歸類裏在夏和秋之間有個長夏,屬土,對應臟腑爲脾胃。

立秋以後,秋分之前,外暑陽仍熾,內微陰漸生,這時最宜調節脾胃。所以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這個時期少食生冷食物,尤其是瓜果,一是要衛生,二是要適量。那這個量究竟是多少呢?就是“量腹”。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體壯年輕的多吃點可能沒事,但是老幼體虛的人,不能貪嘴。

保養脾胃應該吃些什麼?

秋爲金,金主燥,燥表現在人體就是毛髮枯焦,皮膚乾澀,大便祕結,喉乾易咳等。爲了避免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吃些甘滑的食物。“甘之以悅脾性,滑之以舒脾陽。”木酸、火苦、肺辛、腎鹹、脾甘,多吃甘味的食物的對脾很有好處。

小米的功效

小米味甘性平、涼,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煮小米粥時,待到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黏稠物,這就是粥油,具有保護胃黏膜、補益脾胃的功效,最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新米的補益效果優於陳米)。

中醫:和胃補中

中醫認爲小米“和胃補中”,能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可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進補,適於產婦乳少、產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可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體弱者可加阿膠紅棗杞子煮食。

《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溼、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後能開胃又能養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小米能夠解除口臭,減少口中細菌的滋生。小米中營養含量豐富,其中色氨酸的含量爲穀類的首位,色氨酸有調節睡眠的作用。睡前服用小米粥可使人安然入睡。小米因富含維生素B1、B2等,還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瘡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比大米更好,因爲小米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並不理想,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又過高,所以不論是產婦,還是老弱人羣,都不能完全以小米爲主食,應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營養。小米含糖也高,每百克含糖72.8克,產熱量比大米高許多。

立秋養生吃小米,小米能健脾養胃,很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但是,也不能完全把小米當成主食來吃,還是要注意營養搭配。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