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想要老公乖乖帶娃 這些小招術可以試試

想要老公乖乖帶娃 這些小招術可以試試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今媽媽羣裏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老公帶娃那些事兒。截取了一些典型的案例給大家看看。

想要老公乖乖帶娃 這些小招術可以試試

@西瓜麻麻:老公每天上班到8點多回家。一到家就屁股貼沙發,手機不離手,吃完飯也不洗碗,我好不容易吃完給娃洗澡,想叫他哄哄娃睡覺,他口頭是答應,結果開着大燈,跟娃一起看手機,還樂此不疲。我看寶寶給娃越哄越精神了呢,這是坑娃的節奏啊!

@希希麻麻:說到吐槽老公帶娃,我絕對有發言權。生娃後身體不好就直接辭職在家帶娃了。他完全把我當成保姆了,什麼都不幫忙,說我一個人帶個孩子還嘰嘰歪歪。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出去外面跟狐朋狗友喝酒,氣死我了!

其實,爸爸做甩手掌櫃,既累壞妻子,又無法在寶寶的成長過程起到積極作用。那麼,如何讓老公乖乖帶娃呢?

▍讓老公了解父親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爸爸是會帶娃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媽媽更有優勢。讓爸爸們瞭解自己帶娃的優勢,他們會更加有積極性帶娃。

1.孩子智商更高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裏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2.孩子更勇敢

爸爸更樂意嘗試新的事物,讓孩子學會嘗試和適度冒險,然後及時避免危險發生。學會嘗試和適度冒險也是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

想要老公乖乖帶娃 這些小招術可以試試 第2張

3.孩子更放鬆

爸爸更像孩子,很容易融入孩子的世界裏。爸爸擅於發明各種互動遊戲:一場虛擬球賽,一個模擬的樂器,一個木勺充當的麥克風,都可以讓他和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4.孩子更獨立

媽媽再帶孩子時,總是親力親爲給孩子包辦好一切;爸爸相對比較懶,他們會讓孩子自己學習穿衣穿鞋,反倒讓孩子更獨立。

▍pick這些簡單招數,讓老公愛上帶娃

對孩子來說,最優質的陪伴是父母雙方的陪伴。缺少任何一方,都會使得孩子的童年不夠完整。因此,讓老公加入帶娃的大軍吧。

1.學會放手

作爲新爸,面對很多第一次總會手忙腳亂,還有一些寶爸比較粗心大意,換個尿褲都會漏尿,真的是幫倒忙!於是,媽媽便不讓寶爸幫忙,自己一手包攬。其實,不管寶爸有多忙有多懶,都要讓他爲孩子做點什麼,餵奶、換尿布、洗澡都可以,做不好就慢慢練習,總會熟能生巧的。

2.明確分工

老公不能慣着,家務活要分工明確。比如老公煮飯老婆洗碗,老婆洗衣拖地,老公給娃洗澡哄娃睡覺。只要分好工,每天按照分工來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會比較有條理。

3.多些鼓勵

男人需要被哄的,在帶娃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寶爸第一次帶娃,做不好是正常的,寶媽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比如寶爸衝奶粉順序錯了,可以指出來糾正,不要直接說他蠢,這樣寶爸會很挫敗,對育兒失去信心哦。

4.朋友交流

平時可以多跟有娃一族的朋友聊聊天,分享各自的帶娃趣事囧事,多多請教各自好的帶娃經驗。讓爸爸感覺到帶娃是一件有趣又酷的事情。

寶媽們可以互相誇讚自己的老公,比如說,“我家親愛的,哄娃比我都厲害呢。”“我家老公現在帶娃比我還溜,一回家寶寶就要找他玩呢。”

想要老公乖乖帶娃 這些小招術可以試試 第3張

爸爸一定要教給孩子的九件事

跟他一起運動。

多數媽媽不那麼熱衷運動。而爸爸的運動神經通常比較發達,也更樂意流汗,就讓爸爸帶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騎腳踏車、一起看球賽,享受運動的快樂。

與他一起放鬆。

也許玩遊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雖然這不是媽媽最喜歡的模式。但是根據心理學專家們的觀察,媽媽容易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感”,更容易產生焦慮。爸爸則是可以“喊卡就卡”,也容易放下身段跟小孩打成一片,可以跟媽媽互補。

讓他去冒險。

媽媽偏“守”,小孩不在視線範圍就會不由自主地焦慮。但小孩三歲以後,其實特別需要爸爸,帶他們往外探索、出去探險。

成爲他的成長導師。

路不只一種,不試不會知道。很多爸爸都有很強的探索和嘗試欲,目標清楚加上喜歡動手做的特質,會讓爸爸成爲更合格的體驗學習導師,陪伴孩子不斷試錯,才能教會孩子隨機應變,更好地適應這個快速改變的世界。

教給他自己的絕活。

目標導向、講究效率和方法的爸爸,可以適時把自己覺得實用的專業或工作方法一點一滴傳授給孩子,這不僅能增進親子的理解,也許還會增添親子的互相崇拜。

適當讓他做家事。

美國《Parents》雜誌提醒,爸爸若能自幼兒時期就讓孩子自然和異性孩子玩耍、相處,以及從小帶着兒子做家事、教兒子做飯,或教女兒幫腳踏車輪胎打氣,除了能讓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也能減少孩子對兩性的刻板印象。

以身作則教他禮貌待人。

不少爸爸都非常在意孩子的禮貌與規矩。比起“窮養兒、富養女”,還不如讓男女都該“有教養”,爸爸要教會孩子在自私的前提下學會妥協。另外,誠實,不欺,對父母、長輩有禮貌,仍是多數爸爸認爲不能妥協的底限,也是他們認爲待人處事的必備素養。

製造許多美好的初體驗。

第一次跟爸爸去打棒球、看球賽、看電影……與爸爸共有的種種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事。爸爸帶着孩子多接觸、體驗美好的事物,能帶給孩子不少安全感與美好回憶,這能成爲穩定孩子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難關、挫折時,幫助他堅強。

建立與小孩專屬不變的連結。

即便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親穩定的承諾。爸爸需要和孩子建立至少一個“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改變”的儀式或默契,譬如:固定睡前聊天、每天帶孩子去上學、切水果給孩子吃等等,不管陰晴圓缺,不管跟孩子有過多麼激烈的爭執,或孩子做了什麼錯事,爸爸仍會持續這項儀式。即使誤會或衝突一時半晌解不開,孩子心底仍會確認與感受到爸爸不變的愛。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