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爸媽愛發脾氣?當心老人抑鬱症

爸媽愛發脾氣?當心老人抑鬱症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媽愛發脾氣?當心老人抑鬱症

在老齡化突出的今天,老人抑鬱身亡的新聞不絕於耳。搜索相關新聞,“抑鬱症老人墜亡”、“老人抑鬱上吊自殺”、“女兒去世老年夫妻雙雙自殺”等標題觸目驚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潘集陽教授提醒,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尤其空巢老人、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堪憂,當發現家中老人無故情緒低落,亂髮脾氣,心煩意亂等情況,要及時關注,必要時尋求專業治療。

實例:那些飽受抑鬱折磨的老人

62歲的鄧阿婆患有高血壓(十幾年)、糖尿病,4個月前無緣無故出現心情差,什麼事情都不想幹,心煩意亂,聽到一些響聲或家人看電視即使將音量調到很低,都會覺得很吵,經常發脾氣,常獨自一人長時間發呆。鄧阿婆的家人剛開始以爲老人只是脾氣不好,過一段時間就沒事了,誰知道阿婆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還想一死了之,甚至在胸悶、難受時想拿刀割胸部來減輕“疼痛感”。

66歲的王婆婆(化名)長期患有系統性斑狼瘡,今天3月丈夫去世後,王婆心情越來越差,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以往有興趣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容易緊張、擔心,反應變慢,注意力難集中,睡眠困難,覺得活得很痛苦,萌生輕生的念頭。

這兩位老人都是潘集陽的患者,潘教授指出,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抑鬱不一定都表現爲情緒低落,往往更多表現爲易怒、焦慮或身體不適等症狀。若父母平時脾氣挺好,突然一陣子經常發脾氣,怎麼都不高興,一時說這裏痛一時說那裏不舒服,但檢查又無問題,就要警惕是抑鬱等精神疾病“作亂”。

高能預警:這些老人最容易抑鬱發作

影響老年患抑鬱障礙的因素較爲複雜,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習俗、個體心理與生理變化、共病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特別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更容易在個別因素的影響下,誘發抑鬱。目前,較爲公認的老年抑鬱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下面三點。

1、急性負性生活事件

比如喪偶、與子女或親友分離、自己或家人患病或病危等,近期經歷這些突發性負性生活事件的老人,更容易出現情感或心境的低落,若不及時發現,極易出現自殺等嚴重事件。

上述案例中的王婆,就是受丈夫離世的刺激,加上長期患病,無法“消化”近期發生的負面事件,抑鬱情緒積蓄起來,甚至想輕生。

2、慢性應激

包括身體健康和功能的下降、感覺的衰退和認知功能的減退、住房或家庭、婚姻矛盾、社會經濟收入下降、職業能力下降與退休等,這些慢性事件就像水滴,慢慢“侵蝕”老人的心境,必須要讓老人慢慢適應這樣的環境變化,接受身體、職業變更的自然規律。

3、血管性疾病

現有證據顯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共患抑鬱,而且兩者互爲影響,抑鬱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像鄧阿婆那樣,發病前並沒有負面事件發生,但毫無徵兆之下就爆發抑鬱,很有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有關。

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冠心病、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不難發現,身邊的親戚家屬總有幾個患有心腦血管病,這些老人要給予更多地關懷,多加關注。

上述的高危因素若及早發現,可以通過家人的陪伴、心理調適幫助老人走出抑鬱陰霾,子女、家屬平時要多關注老人的情緒起伏,有任何異常可及時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