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飲食營養 > 食療"治未病"

食療"治未病"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食療可以使人在享受美味佳餚的同時,收到藥物治療與食物營養的雙重功效。這正是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最光輝的結晶--"孔孟食道"。

食療"治未病"

孫樹俠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教育與促進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央國家機關健康大講堂講師團專家

中央文明辦衛生部全國K《相約健康社區行》巡講專家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就其人文精神而言,表現爲儒家和道家的結合,就其科學精神而言,則表現爲藥和食的統一,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藥食同源"。我國《內經》中強調"不治己病治未病",它的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纔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時就預防疾病。它充分說明了醫學的兩個重要任務,即治病與防病,而且指出了後者更爲重要,併成了預防醫學的鼻祖,形成了《食療》系統。

正確的食療,首先要了解每種食物不同的性味,並把性和味結合起來,才能讓它們發揮更合理、更科學的功效。以食用菌爲例,它具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色,不僅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纖維素等,而且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多糖營養成分,尤其硒含量很高。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鮮蘑菇蛋白質含量爲8.5%,白蘿蔔只有 0.06%,大白菜 1.1%,2公斤鮮蘑與一公斤牛肉營養價值相同。

《中國藥用真菌》中描述的121種藥用真菌,按功能分爲解表類、利尿滲溼類、消導類、止血活血消炎祛痛類、補益類、止咳化痰類、健胃類、清熱類、通便類、安神類、驅蟲類、祛風溼類、平肝息風類、調節機體代謝類。中國人認識食用菌較早,史藉中記載頗多,並有很多傳統色彩。追溯歷史資料,從做貢品的年代就可看出一些菌類的價值:

茯苓:使用率高居榜首佔78%。自漢唐以來的 200 多個傳統醫方劑中,有茯苓的佔1/5,如五苓散,參苓白朮散等,至今仍廣用不衰。被我國醫學典籍中視爲珍貴的長壽滋補食品。食用茯苓 "至百日,肌體潤澤,延年耐老,面若童顏"。

平 菇:古代稱天花蕈,自唐宋時期就列爲皇宮御饌。長期食用可追風散寒,舒筋活絡,增強體質,是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保健品。

香 菇:稱"菇中之王","四大名菇"。徽菇、淅菇、汀菇、贛菇久負盛名,自明太祖朱元璋起一直爲貢品。味道醇厚、甘美、香氣沁脾、清鮮適口,食之無不健康長壽,又稱"長壽菜"。

猴頭菇:爲八診之一,與燕窩、海蔘、魚翅並列爲四大名餚,明、清兩代作爲敬獻皇帝的貢品。味甘、平,入胃經,有助消化、利五臟、扶正固正、健腦提神之功效。

藥膳形是食品,性是藥品。藥膳是以食物爲主要原料,中藥材爲輔助原料,採用傳統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製作方法加工而成的。它既不是普通食品,又不是藥品,但可以使人在享受美味佳餚的同時,收到藥物治療與食物營養的雙重功效。這正是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最光輝的結晶--"孔孟食道"。"孔孟食道"不但是春秋戰國時代勿庸置疑的歷史存在,而且在既往中華民族飲食生活史上,它也事實上被許多人自覺、自在地實踐着,現代社會,食療的精髓必將在指導人們日常生活中重新煥發耀眼的光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