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常識 > 激素催奶:製作工藝成幫兇 或牽連進口奶源

激素催奶:製作工藝成幫兇 或牽連進口奶源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乳製品行業近十年來的超常規高速發展,打破了奶牛養殖業與乳製品加工業之間的天然平衡——爲追求奶牛更多泌乳,以致“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激素催奶:製作工藝成幫兇 或牽連進口奶源

多位乳業專家初步推測,乙烯雌酚(DES)等激素不排除在奶牛養殖環節進入牛體,導致原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脂類物質),並傳遞到奶粉、液態奶等下游乳製品產品中。這意味着奶粉疑致嬰兒早熟很可能並非個案。

奶牛爲何要攝入DES?該雌激素又是如何進入奶粉的?激素奶粉會不會成爲下一個三聚氰胺?帶着一系列問題,記者展開了進一步調查。

製作工藝成幫兇

國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濤博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外源性激素的種類很多,其中與此次事件最相關的激素是DES。“這種激素屬親脂性激素,完全可在乳牛機體的性腺和腎上腺皮質等器官合成,並隨乳汁與膽固醇、乳脂肪進入乳中。”

李濤介紹,目前我國奶粉的製作工藝多采用多段高壓噴霧技術,該技術爲增強雌激素的活動能力創造了條件。據介紹,經過高溫處理(噴霧乾燥)後的含巰基鉬化合物,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鉬酸,爲受體結合創造條件。實際上,雌激素就是結合在胞內受體上的激素,它與受體結合後,能使受體蛋白的構象發生改變,最終構成性器官提前發育。

李濤指出,嬰兒奶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沒有氮氣保護的情況下,奶粉的過氧化值增大也會造成雌激素活動能力增強,進而改變受體蛋白的構象,導致性早熟。

李濤認爲,利用熒光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可測出奶粉中是否含有DES或其他雌激素。

8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已關注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報道。但目前仍沒有權威檢測部門公佈相關抽檢報告。

超速發展後遺症?

中國奶業協會顧問王懷寶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提到,我國奶業近十年超常規高速發展,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每年增長30%左右,內蒙古更是達到40%。從1949年的12萬頭奶牛、20萬噸奶起步,已經發展到今天的1300萬頭奶牛、3650萬噸奶的規模,增長均超過100倍。”

產量劇增的背後,卻是失衡的奶源價值鏈。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原所長呂政教授指出,我國原奶80%來自於散戶,奶源分散、規模小、標準化欠缺,與高度集約化的乳品加工業極不匹配。而“公司+農戶或公司+奶站+農戶”訂單模式又致使我國奶業產業鏈各環的利益關係相互割裂。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蔣建平說,我國奶業價值鏈上的農、工、商利益之比爲1:3:6。

“絕大部分奶牛飼養戶出於降低成本考慮,已轉爲餵養合成飼料,催情素、卵巢素等激素也常被用來進行催產。”中國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透露,10年前一頭母牛一天最多產奶20公斤,而今在催奶飼料或藥物輔助的情況下,一頭母牛一天產奶可達近百公斤。

或牽連進口奶源

曾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主角之一的聖元國際,在旗下聖元優聰8個批次的產品中測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其奶源來自我國內蒙古和河北。據聖元國際新聞發言人張從玖稱,“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公司全部改用進口奶源,“大部分從新西蘭進口”。

如果聖元方面所指情況屬實的話,那麼意味着陷入“激素門”風波的原奶範圍將隨之擴大。

王丁棉介紹說,在奶牛養殖模式上,國際上確實存有兩種形態。“美國採取圈養模式,而且根據該國相關法規,允許在養殖過程中,在一定情況下使用激素;新西蘭國家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也會注射激素;歐盟則不允許使用激素,並採用放養模式。”

王丁棉稱,我國在奶牛的養殖模式上也採用美式圈養,故也會使用到激素。他同時指出,在發達國家,對奶粉成品中的激素殘留等,會有嚴格的規定。而我國目前對激素在奶粉中的殘留量卻沒有相關規定,也沒有相關研究。#p#分頁標題#e#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