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男科 > 男人怎麼居家健身方法

男人怎麼居家健身方法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營造環境 開始在家健身!

男人怎麼居家健身方法

你家有地板吧

你可以練練腰,兩腳心儘量張開,將上身傾向一邊,手往同方之斜上方儘可能伸展,手儘可能往腳尖伸展。或者身體側坐在地板上,單手扶在腦後,另一手置於體側,慢慢擡高腦後手臂的手肘,伸展體側兩邊的肌肉。

你可以練練很容易堆積脂肪的腿部,仰臥在地板上,做交換向上擡單腿、擡雙腿的動作,循序漸進地加快頻率,中間放下時不要鬆懈,避免着地。

當然你也要練習長期坐着行車的小肚腩,平躺在地板上,雙腿併攏擡高,與地面大約呈45度,雙手扶在腦後,運用腹部的力量將頭部及肩膀擡起,同時雙腿併攏向內縮,讓頭部與膝蓋儘量觸碰在一起。

爲了讓臀部更堅實、有型,你可以仰臥,兩膝屈,雙腳着地,雙臂伸直平放身體兩側,臀部從地上擡起,使上身與大腿呈一直線,臀部肌肉收緊,堅持幾秒鐘,慢慢放下。

你家有牆面吧

背貼牆屈體運動能讓你的大腿不停抖動,頸肩部堆積的疲勞消失。

撐牆的傾斜立臥撐較俯臥撐的力量減少,但減少雙臂脂肪的效果相對容易因堅持而達到。

依靠一把椅子

坐於椅子上,雙腳踏住一條毛巾,雙手拉住毛巾兩端,同時擡起雙腿呈水平。

扶着椅子背,做踮腳尖的動作一百次,踮起的時候快,放下慢、輕。

除了能熟練掌握的仰臥起坐、俯臥撐之類,你或者有些動作是自己發明的,都無關緊要,但如果要達到鍛鍊的目的,就唯有堅持二字最難能可貴,也是最難做到的。你最好準備一本運動筆記,給自己定從弱至強的鍛鍊計劃,每天記錄完成的程度。也許你天生是個沒有長性的人,連記錄都堅持不下來,但至少慢慢看到自己的第二本運動筆記比第一本用的頁數多就是進步了。

花個幾十塊吧

跳繩有助於減少腿部和臀部的多餘脂肪。可以有三種跳法:雙腳有間歇跳,雙腳無間歇跳和單腳交替跳。跳繩的時候建議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而且最好選擇軟硬適中泥土地,以免損傷關節和引起頭昏。

看到用啞鈴的動作很多了,但是挑選合適自己的啞鈴非常重要,基本上的遵循原則是選你最大負荷的百分之六七十的重量就好。男士可以選擇可調節的品種。可以嘗試的動作有臥推、坐姿頸前推或者下腰雙手自然垂等。

健身球可是物美價廉的好東西,現在交你幾招健身球操,同時訓練腰、臀、腹、腿部。剪腿轉球:仰臥,將球緊緊夾於兩踝之間,雙手在身體兩側,手掌朝下以保持身體平衡,雙腿擡起,與地板呈45°,保持雙肩緊貼地面的情況下儘量將雙腿向右旋轉,然後還原至中心位置,接着再向左旋轉。單腿深蹲:用下背部將球頂在牆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放在胯上輔助平衡,左腳擡離地面,並慢慢彎曲右膝直到大腿幾乎與地面平行,反覆幾次換腿。俯身屈腿:面部朝下,胯部貼在健身球上,雙手撐地,兩膝蓋彎曲稍分開,腳心朝上,上下襬動雙腿,儘量保持球的穩定。

如果說跟着瑜伽教學盤學習會因爲太枯燥而無法堅持,不妨買本瑜伽書,在上廁所或者坐公車的時候看圖記下幾個動作,然後抽空攤開瑜伽墊慢慢練習,這樣一點兒都不耽誤你同時看你的電視連續劇。

花上四位數

腳踏車、划船器、跑步機、踏步機,去過健身房的人都知道怎麼玩,在不少人的家裏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了。束之高閣或轉贈別人可能是許多人一年之後處理它們的辦法,其實另外在堅持的一部分人不是自身有多麼超強的耐力,功勞可能要歸功於品牌商品的服務。專門品牌的健身器械是配有詳細的說明書和鍛鍊要領以及動作設計圖的,有了一些能學習的素材,堅持就變得容易多了。

環境激發你的鬥志

盡力在家裏爲自己設定一個專門的運動區域,不要今天臥室,明天客廳,選一個可以同時藉助牆面、地面、放有你的健身器的地方,這樣也有助於你固定鍛鍊的時間。

擺放觀葉的無味植物是個好主意。

落地窗或者鏡子,你至少要一樣,有了它們纔不會後悔。

通暢的換氣和通風環境很重要,有氧和空氣的流動是運動質量的保證。

眼睛容易適應的照明,最好用落地燈照向淺色牆壁而返回來的光。

控制溫度,40%-60%最好,秋冬的時候不妨往磚地上灑些水,或者提高擦拭地面的頻率。

選一個相對安靜的沒有噪音的時間和環境,盡情營造你喜愛的娛樂性輔助,電視裏的訪談節目、外語學習的頻道,或者你中意的較緩的音樂。

保證地面一塵不染,你一定不願看到身材漸好,卻在背部有毛孔堵塞。

提醒你

別想着你的工作了,雖然你的筆記本電腦就在不遠處。

健身後泡澡比淋浴好,在家健身給了泡澡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打敗了健身房的以快著稱。

在家健身讓你變得更勤勞,打掃乾淨和陳設規整才能給鍛鍊提供好的環境,你要更精心於佈置屋子,比你從健身房回來就癱睡在牀上的作風要積極一百倍。

你是自己的健身教練,爲了自己你需要加強學習和不斷提高,翻書或者上網轉轉,蒐集適合你的好主意。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