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糖尿病需要了解的知識

糖尿病需要了解的知識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血供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膚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的統稱,是糖尿病致殘、致死和喪失能力的一個主要原因。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別是農村患者明顯增多,糖尿病足的併發率也明顯升高,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了嚴重的負擔,但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

糖尿病需要了解的知識

一 誘發因素

皮膚燙傷、雞眼、胼胝、外傷、腳癬、毛囊炎、皮膚水皰、鞋過硬過緊、站立或行走過久以及不恰當的使用縮血管藥物。

二 高危人羣

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變,胼胝、雞眼、畸形,糖尿病知識欠缺,老年人,吸菸者,有潰瘍史或對側截肢史。

三 病因病機

1 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由於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遺傳因素等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增生,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強,導致微循環障礙,組織器官缺氧。

2 神經病變

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肢端缺血及代謝紊亂導致神經營養不良、神經髓鞘、軸突及雪旺細胞變性,引起神經病變。

1) 運動神經病變

由於運動神經損傷、足部伸肌和屈肌間失去平衡,足內骨間肌萎縮,足正常姿勢破壞呈畸形,如“弓形足”“爪樣趾”,使足部受力不均衡,足趾、跖骨等部位受力過大容易造成損傷、潰瘍。

2) 感覺神經病變

神經軸突和神經髓鞘變性使足部的保護性感覺減退,嚴重者消失,極易受到損害且不易被察覺,甚至形成潰瘍仍無疼痛,合併細菌感染後極易惡化。

3) 植物神經病變

植物神經損傷引起足部少汗甚至無汗,皮膚乾燥、皸裂、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引起潰瘍、蜂窩組織炎、深部膿腫。此外,植物神經損傷可導致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皮膚血流量增加尤其是下垂部位,導致肢端缺血和下肢皮膚水腫而發生壞疽。

3 感染

高血糖、低蛋白血癥、免疫功能下降、組織缺血缺氧極易發生感染,足部的微小創傷即可引起微生物的入侵、蔓延和擴散,特別是厭氧菌的感染,部位深而且極易發生壞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