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心老促進了腦老” 預防老年癡呆從青年開始

“心老促進了腦老” 預防老年癡呆從青年開始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生比老師還顯老

“心老促進了腦老” 預防老年癡呆從青年開始

個案1:一位64歲的朋友說:一天我到一位老同學家去,我直呼其名,他卻用呆滯的眼神看着我,毫無反應。按說,他小我兩歲,比我晚退休兩年,不該如此呀!他的老伴說:“主要是成天呆在家裏,不與人接觸,什麼事也不做,腦子也不想動!”

老同學終於回過神來,說:“難得你來看我!”我約他去拜望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老師年過八旬,卻思維敏捷、侃侃而談,顯得比我們還年輕。

個案中的“老同學”顯然是腦衰老了。記憶力差、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孤僻閉塞、不好與人交往、拒絕參與社會活動等,一般還不至於影響到自身的生活,是“腦生理性衰老”的表現(請和病理性衰老分開)。

但是,爲何老師的腦衰老比學生還慢?原因是老師的心理年齡比學生年輕。

心理年齡,是指人的“心理特徵”所表露出的年齡,與實際年齡不完全一致。“人老心不老”,是指心理年齡低於實際年齡,如個案中的老師;“未老先衰”,是指心理年齡高於實際年齡,如個案中的學生。

神經心理學認爲,人的腦衰老影響心理衰老;而心理衰老同樣也影響腦衰老。

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

大腦和心理,爲何關係如此密切?因爲大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

有位加拿大的醫生在做腦手術時,發現“對腦的某個部位進行刺激,引起了患者的記憶”;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在記憶活動中,神經突觸上的核糖核酸增多了,從而發現核糖核酸是記憶的物質基礎。

我國2003年“衡陽大火”後,一些親歷了這場災難的消防隊員出現了記憶力下降、做噩夢、神經過敏、痛苦畫面不斷閃現等症狀,進行6個月的心理治療後,這些症狀都消失了。心理專家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前後對比,發現:心理治療前,消防隊員的部分腦區灰質密度降低,大腦主管記憶的區域“海馬”有明顯的功能損害;心理治療後,“海馬”恢復了正常。

這些研究證明:“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p#副標題#e#

腦細胞天天在流失

生活中,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心理表現有很大差異。

個案2:南京一個小區以舊換新機頂盒。年輕人均興高采烈地來換;而很多中老年居民卻不肯換。有一位換了,發現開電視的程序複雜了,認爲沒有舊的好用,又拿來退掉了。

個案3:有位年輕人走在慢車道上,發現一位老人騎自行車迎面而來,立刻讓開了,而那位老人仍很氣憤地揪住他,將他痛罵一頓。

爲何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心理表現會有如此差異?腦衰老了,心理功能自然也隨之改變了!

大腦和其它器官一樣,會不可避免地衰老:人40歲左右時,大腦進入中年期,腦細胞每天要流失1萬多個;隨着生理機能的整體衰退,血循環能力下降,腦血流量減少,致使腦攝氧量減少;神經細胞皺縮,神經纖維再生能力減弱,等,都導致了腦的生理性衰老。

腦衰老後,有記憶力減退等諸多特徵;“心理”則相應地會出現:想像力減弱,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減弱,學習和創造性思考能力減弱等。有的人在性格方面也發生了改變:變得孤僻閉塞,興趣範圍狹窄,以自我爲中心,主動性不足,不願改變現狀,固執已見,喜歡較真,情感平淡等心理衰老的特徵。

生活中常看到一些老人像個案3那樣,因一點小事和你死纏。那是腦衰老後,思維通道狹窄的一種表現,請年輕人見諒。#p#副標題#e#

大腦會越用越新

既然大腦會自然衰老,那爲什麼個案1中的老師的思維卻仍那麼敏捷?原因是大腦還有個重要的生理特性——越用越新。

科學家解釋其原因——

突觸:兩個神經細胞間的微小空隙叫突觸,突觸的職責,是在細胞數量隨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保證信息在細胞之間的正常流動。如果經常動腦,信息在細胞間經常流動,頭腦就可保持靈活高效。

血管:勤用腦的人的腦血管多處呈舒張狀態,充足的血供滋養了腦細胞,延緩了大腦衰老。因此,勤用腦的人,儘管年歲高達七八十歲,但其思維過程仍能像青年人一樣敏捷,並保持着完整的認知能力,其聽力、視力和反應能力均較同齡人好。

美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沃爾夫化學獎得主傑爾說:“人的大腦就像肌肉,越用越好用,越用越靈敏。”

詩歌是需要想像力的,陸游在95歲臨逝前,還寫下了震撼人心靈的詩篇《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晚年時,將居室取名“老學庵”,他是我國詩歌史上產量最多的一位。

個案1中的語文老師,據介紹,喜歡看書,喜歡創作,因此雖年過8旬,仍“思維敏捷”。

爲什麼有人始終用腦不輟,如個案中的老師;有人卻“連腦也不動”,如個案中的學生?原因在人的心理年齡衰沒衰老。

人心老後,其核心表現是“不用腦”,如,身子懶,思想懶,不讀書、不看報、不動腦、不思考問題;寡言少語;對什麼人也不關心,對什麼事也不感興趣;什麼事也不想幹,什麼活動也不想參加;接受不了新事物等。

個案中“學生”的老伴說他:“成天呆在家裏,不與人接觸,什麼事也不做,腦子也不想動!”就是說其“心”老了。

“不用腦”,對大腦的危害很大——不用腦,大量腦細胞將出現“廢用性萎縮”。腦細胞得不到刺激,皮質醇分泌增多,影響多種神經遞質的功能,就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嚴重者形成老年癡呆。

不用腦,神經系統經常處於不活躍狀態,影響正常的生理代謝過程,導致大腦“未老先衰”。

不用腦,“大腦越用越新”的生理特點難以開發出來。突觸有個特性,是長期得不到刺激時會發生退化。“突觸退化”,比神經細胞的流失對人的衝擊還大。突觸退化了,神經細胞間的聯絡不暢了,反應遲鈍、思維通道狹窄、難以接受新事物等心理老化的現象均出現了。

個案中的學生“心老了”,“連腦也不動”,所以“剛步入老年,記憶力就不好,思維遲鈍,精力不足”。#p#副標題#e#

感覺自己多老就多老

爲什麼有人會“人老心不老”,如那位老師;有人卻“未老先衰”,如那位學生?原因是人的心理年齡不僅受大腦的影響,還受社會心理的影響。

心理學認爲,人的心理年齡,是一種心理感覺,也就是說,一個人自己感覺有多老,其就有多老。

傳統的社會心理認爲,“一個人到了退休年齡,就說明他老了”。如果一個人受這種心理的影響,在潛意識裏,就接受了自己是老人的“事實”,認爲自己是“人到碼頭車到站了”,甚至是“在家吃飯等死了”。個案中的學生就是這樣,退休後,“成天呆在家裏,不與人接觸,什麼事也不做,腦子也不想動!”

澳大利亞的調查發現:有50%的人希望延遲退休,以保持思維活躍和大腦健康。

年輕時要挑戰心智

個案中的老師,也經過了退休這道坎,那他爲何仍能“人老心不老”?原因是,人的心理年齡還受“個人特質”的影響。

心理學認爲,個體的心理年齡取決於他(她)在環境要求下所做出的反應,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則是由其“個人特質”決定的。

世界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家埃爾克諾恩·哥爾德伯格博士說:那些年輕時喜歡挑戰心智的人,隨着歲月的流逝,其神經模式和認知程序逐漸積累,形成智慧,到老年,會更加本能地作出有效的決定。

如,一位退休老師,退休後在家抓起了孫子的教育,繼續探索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南京一批軍事院校畢業的老大學生,退休後開始研讀文學歷史,用理工科的眼光,探討社會問題,並將獨到見地著文,還寫詩,填詞,在同學中傳閱。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更是個中典型代表,她在卸職前說:“真正的人生從65歲開始,現在是我人生的又一個新起點!”

而那些在年輕時不喜歡挑戰心智的人呢?其個人特質一般是“性格內向”、“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就難過退休這道坎了。

如個案中的學生,據介紹,“工作時,他就少言寡語,不善交友,上班做完事,就往家裏奔。這兩年,同學聚會,喊他,他也不去”。

那些哀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那些認爲“退休就是在家吃喝等死”的,大都是“在年輕時不喜歡挑戰心智”的人。#p#副標題#e#

再給自己一個夢想

那如何才能像個案中的老師那樣“始終感到青春常在,充滿活力和自信”呢?那些“年輕時沒有做好準備”的人,退休後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讓自己的心理年齡年輕起來呢?

首先要融入到新的“社會支持系統”中去。

人是社會化動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以獨立地存在。人退休了,離開了原來的“社會支持系統”,必須走進新的支持系統,而“親戚、朋友、家人、同事、街坊鄰居的陪伴”等,都構成了心理學常說的“社會支持系統”。

6月在南京舉行的“省級機關退休人員乒乓球賽”上,男女選手中,有十多位是七八十歲的高齡選手,當年,他們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師,現在幾乎天天打球,難道只是鍛鍊身體?不,是“以球會友,迴歸社會”!

網上更是聚集了一批打亂了校際的老三屆們,他們經常上網,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下載,然後羣發給網友,內容多是“深度文章”,以及配有人生哲理字幕的極其美麗的風光幻燈片。

一位朋友每天上午像上班一樣到公園去,公園一角聚集着二十多位愛唱外國名歌的朋友,他們天天相會,唱歌,如果誰的身體不適沒來,他們還會去探望。

一位朋友說,他平時在家炒股,但他還有個朋友圈,圈裏有插隊時的朋友,有戰友,有同學,有談得來的朋友,大家輪流做東,不定期地聚會暢談。#p#副標題#e#

再就是“給自己一個夢想”。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的心理需求有5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人退休後,衣食無缺,但“最高需要”缺失。給自己一個夢想,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希望,給自己一個實現最高心理需求的天地。

有位老三屆的朋友,曾夢想當畫家,後插隊,夢想破滅,退休後再展雄心,開始學畫,專攻“貓”;一位朋友說:“我要在朋友中搜集他們小時唱的兒歌,然後錄下來,再發給朋友,給我們的第三代學唱”;一位朋友說,“現在的歌手翻唱我們那時的民歌名曲,走味了,我要組織朋友錄唱,然後送上網”;一位朋友說:“我旅遊時拍下了大好風景,我要學習電腦製作,配上自己創作的詩詞歌曲,送上網!”

一位朋友原來並非是文娛和體育愛好者,退休後,參加了合唱團,她積極上臺獨唱,朋友都說她唱得一次比一次好;她還打起了乒乓球,學會了抽,學會了削,技術突飛猛進。

有夢想,就有活力,美國哈里·萊伯曼80歲開始學畫,百歲成名。

南開大學94歲的院士申泮文,80歲開始學電腦;85歲憑藉《化學元素週期系》多媒體教科軟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90歲網上開博,將三尺講臺擴展到互聯網上,還在博上與人進行學術辯論。

到高齡,心理仍那樣年輕,大腦仍那樣靈活,這不是我們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嗎!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