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寶寶爲什麼患有兒童孤獨症?

寶寶爲什麼患有兒童孤獨症?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歲的男孩聰聰,家庭和睦、富有。聰聰週歲時已會叫爸爸、媽媽,會說出幾個單詞。然而,好景不長,聰聰一歲後言語能力發展極爲緩慢,叫他名字他不作反應,對大人的吩咐不理睬。聽力檢查結果正常。行爲越來越古怪:不會伸出手作被抱的準備姿勢,也不喜歡父母或其他小孩接近,一個人獨處反而自在。他喜歡在眼前反覆扭動手指或撥動玩具汽車的輪子,對圓的瓶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特別有興趣。3歲去幼兒園,小朋友做遊戲,聰聰則躲在牆角玩一塊絨布。至今仍要大人餵飯,由大人照料他的大小便和日常生活。但其記憶能力特別好,教他的兒歌會在無意之中完整地唱出來;到哪裏去,走上一趟就記得回來的路。他玩積木只是排成一行,不會搭橋、搭汽車,並且他頑固地堅持生活環境和方式原樣不變,如有變動就煩躁和尖叫撞頭。最近,常獨自玩木棍,睡覺也要抱着木棍。聰聰被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診爲兒童孤獨症。

寶寶爲什麼患有兒童孤獨症?

兒童孤獨症並不少見,患病率爲0.02%一0.13%。我國有3億8千萬14歲以下的兒童,應有30多萬孤獨症兒童。北京安定醫院兒科,20年來診出率增加3倍多;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兒童孤獨症的診斷從1984年門診的0.47% 升至1996年的1% 。目前我國專業人員很少,非專業機構常有錯診和誤診。

1.社會交往障礙

嬰幼兒期母親抱着餵奶時,他們不會將身體與母親貼近,不會望着媽媽微笑,不注視父母的走動。6-7個月時還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不會發出咿呼呀學語聲,只是哭叫或顯得特別安靜。1-2歲不會跑到父母身邊尋求食物或安慰,對父母離開或返回無動於衷,不會與父母對視,顯得極其孤獨。不會與周圍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誼。

2.語言交流障礙

① 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病兒可能會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們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以表示他們的意願。

②語言發育較同齡兒晚,有報道說病兒中約有一半終身保持緘默,僅以手勢或其他形式表達自己的要求。

③不會主動與別人交談,或者只會反覆糾纏同一話題,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和病兒談話時他常只會重複你的講話。也有的會在當時或隔一段時間以後模仿電視、收音機或別人說過的話。有些病兒表現爲自言自語或哼哼卿卿,講出的話怪聲怪氣或平平淡淡,沒有感情色彩。有的病兒人稱代詞常錯用,把你說成我,或把我說成他等。

3.興趣狹窄、堅持同一格式和儀式性強迫性行爲

① 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爲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病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爲。他們常對物體的非主要特性感興趣,如反覆摸光滑的地面、抱着木棍睡覺等。

②有些病兒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飯時要求坐固定位置。有的還喜歡把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亂,就顯得痛苦或大發脾氣。幾乎所有的孤獨症兒童都拒絕學習或從事新的活動。

③有強迫性行爲如扭曲或在面前彈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兒花費很多時間沉湎於記憶天氣預報、一些國家的首都、家庭成員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兒常反覆問同一個問題,和不可剋制地去觸弄或嗅聞一些物體。

4.感覺和動作行爲怪異

病兒對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如一個突然的聲響在正常小兒會引起驚跳,而孤獨症病兒則若無其事。給他們講話,他們像聾子一樣沒反應,很多父母就因爲懷疑小兒耳聾而初次就診。在病兒面前站個人,病兒好像沒有看見,或只注意看對方的一雙手或其他某一部位。病兒常以摩擦、拍打、撞頭、咬硬東西、搖晃或旋轉身體等動作以引起自身感覺,常出現旋轉而不頭暈。病兒,自傷行爲多見。

5.認知和智能障礙

孤獨症病兒的智能約有50%處於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1Q低於49),約25%爲輕度低下水平(1Q爲50-70),還有25%可保持正常。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兒被認爲只是脾氣古怪,而不作爲病態前往醫院就診。有部分病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孤獨性才能,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特異功能,被稱爲白癡學者。

6.情感反應異常

情感反應平淡,或有與境遇不恰當的情感表現。他們常出現無理由的哭泣、大聲啼哭,並且難以通過安撫使之平息。也有的無故地咯咯笑。對汽車、高樓和有毛動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東西而無畏懼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