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艾滋病中醫證治規律的研究

艾滋病中醫證治規律的研究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摘 要】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但目前中醫辨證方法繁多、證候概念模糊,缺乏較爲統一標準的認識,張仲景的髒虛邪受的理論精華對認識臨牀疑難雜病的發病規律有着重要的指導價值。本文主要探討無症狀HIV感染期的中醫證候特點,總結髮病規律,爲中醫藥干預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艾滋病中醫證治規律的研究

【關鍵詞】 張仲景; 艾滋病; 中醫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是歷史上最具有破壞性的疾病之一,己經引起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的興趣,成爲當今醫學界矚目的重要課題。二十多年的實踐證明,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具有許多優勢。

1 艾滋病中醫證候研究

艾滋病是一種新發疾病,屬於中醫“疫病”、“伏氣溫病”、“虛勞”、“癥瘕”、“陰陽易”等範疇[1]。由於其有自身獨特的病因病機以及發展演變規律,再加上臨牀上對本病的診治例數有限及醫生個人的經驗、思維特點的不同,決定了目前尚未作出較統一的證候分類。呂維柏等[2]認爲艾滋病應以虛證爲主,虛實夾雜,以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分型,早期爲肺氣陰兩虛型,中期爲脾虛或肺脾兩虛型,晚期爲腎陰不足型以及高熱神昏等熱盛型。在坦桑尼亞對158例患者按肺型、脾型、腎型3型論治[3]。趙曉梅[4]對490例HIV感染者的資料分析,非特異性症狀出現頻率最高的是發熱、乏力、盜汗。胡建華[5]認爲艾滋病病因不外“正虛”、“邪侵”兩端,虛勞和外感疫毒是病機的關鍵,主要分爲虛證、實證、虛實夾雜證三大類型。邱紅等[6]對274例HIV/AIDS進行證候的流行調查發現:出現的證候有29種,發生率較高的依次爲脾肺氣虛、風熱蘊絡、溼熱內蘊、肝腎陰虛、氣陰兩虛等。李洪娟等[7]調研因賣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感染者,發現常見證型以虛證和複合證爲主,臟腑主要累及肝脾心,脾虛證最多見,其次是肝虛證、氣虛證、陽虛證、溼熱內蘊證、心虛證、肝鬱氣滯證等。方路等[8]針對雲南省靜脈注射吸毒感染的HIV/AIDS患者進行中醫證候學調查,分析此類人羣的證候特點,發現以虛證爲主,主要是氣陰兩虛證爲主,涉及肝、脾、腎三髒。

上述研究對探討艾滋病的證候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這種辨證方法繁多、證候概念模糊,缺乏較爲統一標準的認識,給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牀研究帶來了困難,也不易確定中藥的新制劑、新藥臨牀觀察的中醫標準。可以說艾滋病的中醫證候學研究是臨牀研究、藥物研究的基礎,因此目前急需開展艾滋病證候的研究。

2 無症狀HIV感染期是中醫藥治療的關鍵期

2.1 張仲景的發病觀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原文第2條提出:“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爲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爲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提出正氣與邪氣在疾病發病中的辨證關係,邪氣侵襲人體隨虛處停留的三因分類。本篇在原文第13條提出:“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爲一百八病。”五臟病各有十八,謂五臟受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邪而爲病,有在氣分、血分、氣血兼病三者之別,所以說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爲九十病。六微謂六淫之邪中於六腑,腑病較髒病爲輕,所以稱爲六微。六微亦有氣分、血分以及氣血兼病三者之別,三六合爲十八,六個十八,合爲一百零八病,提出了五臟六腑發病規律分類,此法後世漸行少以應用,其中蘊含的臟腑虧虛,邪氣外侵的發病規律及依據五臟六腑對疾病進行分類的思想是臟腑辨證的重要依據,應當繼承和發揚。原文第1條提出對於疾病的發生應“治未病”,“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更進一步提出了,當五臟功能失調患病時如何進行防止傳變,安未受邪之地。張仲景的這種髒虛邪受的理論精華對認識臨牀疑難雜病的發病規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價值。

目前,在艾滋病無症狀HIV感染期,風靡全球的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也束手無策。這是因爲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臨牀表現、CD4+細胞計數和血漿HIV-RNA提出“艾滋病臨牀分期及抗病毒治療指徵”,建議感染HIV後的無症狀期不使用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因爲提前運用會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較早產生耐藥,未來抗病毒治療的選擇受到限制,經濟上無法承受。由於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的副作用,患者間斷用藥,誘發HIV病毒變異,對最終研製疫苗不利。因此,對廣大尚未達到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應用標準的HIV感染者,目前只能任其病情逐漸加重,等待患者CD4+細胞計數下降至可以使用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的指標,這顯然不利於疾病的早期控制,也不符合醫學倫理學的要求,違背了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和原則。

2.2 充分發揮中醫學辨證論治的優勢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從中醫學辨證論治角度來看,中醫藥治療艾滋病也應首選無症狀HIV感染期。艾滋病從無症狀HIV感染期發展到AIDS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西醫學角度看,在無症狀HIV感染期,病毒每天大量的產生,但同時也大量的被清除,不斷的感染和殺傷T淋巴細胞,也不斷的突變來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擊,HIV在人體內一直維持着高度複製平衡狀態,所以患者還未發病。從中醫學角度看,在無症狀HIV感染期,患者雖未表現出艾滋病特有的臨牀症狀和體徵,但由於“邪盛正虛”,已經表現出不同的“證”,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能夠因人而宜地揭示出艾滋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從無症狀HIV感染期入手,正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信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爲某種性質的證,確定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9]。

2.3 抓住了艾滋病中時間較長、患者最多的關鍵期

無症狀期又稱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牀症狀和體徵的時間,數月至數年不等,多數患者從感染HIV到進一步發展爲AIDS的無症狀期大約是8~10年。無症狀期在艾滋病的3期(急性感染期、無症狀HIV感染期、AIDS期)中所佔的時間是比較長的。2006年1月25日,衛生部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佈《2005年中國艾滋病疫情與防治工作進展》稱,中國目前約有65萬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約有7.5萬人發病,可以看出處於無症狀HIV感染期的患者佔了很大比重。如何保護和提高其免疫功能,儘快促進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重建,減輕感染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推遲發病,對這些感染者的預後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艾滋病治療中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處於無症狀期的感染者最多,持續時間較長,這給了醫務人員很大的空間和時間。在艾滋病這個人類的大敵面前,中醫藥應該也一定可以大有作爲。

因此中醫藥治療艾滋病應抓住艾滋病中時間較長、患者最多的關鍵期,從無症狀HIV感染期入手,就是爲了預防疾病的發展與傳變,提高患

者機體免疫功能,延緩其向AIDS期進展,甚至使其長期處於無症狀HIV感染期而不發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長期帶毒生存。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