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烏蘞莓

烏蘞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烏蘞莓

別名:拔、蘢葛《爾雅》,龍尾、虎葛(《爾雅》郭璞注),五葉莓(陶弘景),籠草、烏蘞草《蜀本草》,五葉藤《履巉巖本草》,五爪龍《簡便方》,五爪龍草《醫學正傳》,赤葛、赤潑藤《綱目》,五龍草《本草述》,五爪龍藤《文堂集驗方》,母豬藤《草木便方》,五葉蔦《現代實用中藥》,血五甲《貴州省中醫驗方祕方》,過山龍《南京民間藥草》,豬婆藤、五爪藤、雞絲藤《中國土農藥志》,五爪金龍《浙江民間草藥》,小母豬藤《四川中藥志》,地老鼠、鐵散仙、酸甲藤、五甲藤、欽稱陀《湖南藥物志》,五將草、過江龍(江西《草藥手冊》),地五加《貴州草藥》,野葡萄藤、老鴉眼睛藤、老鴉藤、黃眼藤《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藤《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五爪絨《臺灣藥用植物志》。

烏蘞莓

性味:味苦、酸,性寒。

歸經:入心、肝、胃經。

入藥部位:爲葡萄科烏蘞莓屬植物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的全草或根。

形態特徵:莖圓柱形,扭曲,有縱棱,多分枝,帶紫紅色;卷鬚二歧分叉,與葉對生。葉皺縮;展平後爲鳥足狀複葉,小葉5,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狹卵形,邊緣具疏鋸齒,兩面中脈有毛茸或近無毛,中間小葉較大,有長柄,側生小葉較小;葉柄長可達4cm以上。漿果卵圓形,成熟時黑色。氣微,味苦、澀。

烏蘞莓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浸酒或搗汁飲。

外用:適量,搗敷。

烏蘞莓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熱利溼,解毒消腫。

主治:熱毒癰腫,疔瘡,丹毒,咽喉腫痛,蛇蟲咬傷,水火燙傷,風溼痹痛,黃疸,瀉痢,白濁,尿血。

烏蘞莓的配伍

1、治一切腫毒、發背、乳癰、便毒、惡瘡初起者,五葉藤或根一握,生薑一塊。搗爛,入好酒一盞,絞汁熱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壽域神方》)

2、治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丹溪纂要》)

3、治帶狀皰疹,烏蘞莓根,磨燒酒與雄黃,抹患處。(《福建藥物志》)

4、治風溼癱瘓,行走不便,母豬藤45g,大山羊30g,大風藤30g,泡酒500g,每服15-30g,日服2次,經常服用。(《貴陽民間藥草》)

5、治白濁,色白若泔漿濁,在尿後不痛者,乃溼熱所致,五爪龍藤連根一兩,土茯苓、牛膝各八錢。生白酒三碗,煎至一碗,空心服三次愈,並治下瘡如神。(《文堂集驗方》)

6、治毒蛇咬傷,眼前發黑,視物不清,鮮烏蘞莓全草搗爛絞取汁60g,米酒沖服。外用鮮全草搗爛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

烏蘞莓的禁忌

孕婦忌用。

烏蘞莓的相關論述

1、《本草經集註》:“搗敷瘡腫、蛇蟲咬處。”

2、《新修本草》:“主風毒熱腫,遊丹,蛇傷,搗敷並飲汁。”

3、《履巉巖本草》:“治癰疽發背,搗爛罨患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