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茯苓能祛溼 推薦四種健脾祛溼中藥

茯苓能祛溼 推薦四種健脾祛溼中藥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體內溼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茯苓能祛溼 推薦四種健脾祛溼中藥

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爲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祕,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觀察大便,吐出舌頭觀察一下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溼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溼邪越厲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牀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着,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着,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溼氣很重。中醫裏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着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溼氣積累麻煩多,許多人都不把它當一回事,總是忽悠着就過了,久而久之,就積了一堆病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飲食,溼氣就不會纏上你,給大家推薦多款祛溼湯,幫助對抗溼氣。

茯苓能祛溼 推薦四種健脾祛溼中藥 第2張

健脾祛溼的4種中藥

健脾祛溼中藥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當作養生益壽的要藥,不但自己常食用,還將茯苓製成茯苓餅,賞賜給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爲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溼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溼中藥。

健脾祛溼中藥二:薺菜

薺菜帶根全草入藥,其幼嫩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薺菜記載。薺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補虛健脾、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等功效。宜於溼熱胃痛、血熱吐血、溼熱泄瀉、便血等症。

健脾祛溼中藥三:木瓜

一說到木瓜,人們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雖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藥的還是皺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溫,歸肝、脾經,有較好的舒筋活絡作用,且能化溼,爲治風溼痹痛所常用,筋脈拘攣者尤爲要藥。木瓜還能使溼濁得化,中焦得以調和。此外,木瓜還有消食作用,可用於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溼中藥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種健脾祛溼中藥,還是生活中運用廣泛的一種香料。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溼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爲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溼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溼氣滯者最爲適宜。該品善能溫中暖胃以達止嘔止瀉之功,但重在溫脾。

茯苓能祛溼 推薦四種健脾祛溼中藥 第3張

健脾祛溼吃什麼好

1、五指毛桃雞腳煲豬脊骨

功效:益陽健脾祛溼、活絡強筋健骨。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雞腳3對、豬脊骨400克、生薑3片。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雞腳去甲、敲裂;豬脊骨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爲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五加皮生蠍子煲雞殼

功效:驅風祛溼、舒筋健骨。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中藥店有售),生蠍子45克,雞殼1副,豬瘦內150克,生薑3片。做法:用膠袋盛裝生蠍子倒入沸開水,燙約8分鐘,洗淨;其餘各物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即可。

3、淮杞圓肉糯米酒燉雞

功效:祛溼驅寒、健脾安神。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圓肉10克(中藥店有售)、糯米酒50毫升、光雞1只(約750克)、生薑3片。做法:各藥材洗淨,稍浸泡;光雞處理乾淨,去尾部,切塊。一起與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