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多數感冒不要用抗菌素治療

多數感冒不要用抗菌素治療

來源:美型男    閱讀: 5.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以在治療感冒時大量使用抗菌藥是無效的,反而可能導致兒童耳聾、腸道內菌羣失調等症狀;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過敏,細菌耐藥性增加,使以後再用此類藥效果不明顯。

多數感冒不要用抗菌素治療

因此,感冒了,不可濫用抗菌藥。

權威披露:90%以上感冒無需抗菌藥物

對付感冒:休息、補水和維c

除非出現黃膿鼻涕又同時伴有發熱和血白細胞增高等感染現象,大多數的感冒患者不需要服用抗菌藥物;當感冒有發熱症狀等或併發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在明確有病毒或細菌感染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使用。

抗菌藥物小知識:

抗菌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某些產物,或用化學半合成法製造的相同或類似的物質,也可化學全合成。抗菌藥物在一定濃度下對病原體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抗菌藥主要分爲八大類,其中β—內酰胺類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碳青黴烯類、含酶抑制劑的β—內酰胺類及單環酰胺類等;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葉酸途徑抑制劑類;氯黴素;糖肽類包括萬古黴素和替考拉寧;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的應用需根據不同的感染性疾病進行合理選擇。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

在明確指徵下選用適宜的抗菌素,並採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以達到殺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時採取各種相應措施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尤其是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諸方面:

選用對病原菌或感染無效、療效不強的藥物;量不足或過大;病原菌產生耐藥後繼續用藥;過早停藥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時停藥;產生耐藥菌二重感染時未改用其他有效藥物;給藥途徑不正確;發生嚴重性或過敏反應時繼續用藥;不確當的聯合應用抗菌素;依賴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視必要的外科處理;無指徵或指徵不強的預防用藥;忽視療效/價格比。

三. 合理用藥涉及的問題:

應用抗菌素及聯合用藥的適應症;抗菌素的藥動學和藥效學;抗感染的經驗用藥;抗菌素的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應和防治;細菌耐藥性的變遷與預防;特殊情況下抗菌素的應用等等。

四.抗菌素應用的基本原則:

1. 及早確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

2. 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狀態而合理用藥。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選用適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

6. 下列情況抗菌素的應用要嚴加控制或儘量避免:預防用藥、皮膚、粘膜的局部用藥;病毒感染或發熱原因不明者;聯合採有抗菌藥物。

7. 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p#副標題#e#

五. 經驗應用 :

在病原菌未明時,早期應用抗菌素進行經驗性抗感染治療非常重要;選用廣譜的抗菌素,儘量選用殺菌劑;在重症感染中則往往採取聯合用藥,常用的殺菌劑有β-內酰胺類、氨基糖甙類、氟喹諾酮類、多肽類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類藥、克林黴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應用較廣泛。抗菌素經驗性應用時,應根據臨牀資料判斷可能的病原菌來選用抗菌素。不同類的廣譜抗菌藥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藥物的適應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藥的變遷等因素來選用抗菌素。

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

青黴素

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球菌、嗜血桿菌屬以及各種致病螺旋體和大多數牛放線菌。分類:青黴素G,苯氧青黴素,耐黴青黴素(苯唑西林),廣譜青黴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黴素),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青黴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頭孢黴素

抗菌作用強、耐青黴素酶、臨牀療效高、毒性低、過敏反應少,可分爲三代:第一代主要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和某些革蘭氏陰性菌的感染,對β-LA的耐受較差。第二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抗菌譜較第一代廣,對革蘭氏陰性菌的作用較強,但對腸桿菌屬和綠膿桿菌的活性較差。第三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活性甚強,但對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強。其中頭孢哌酮和頭孢他啶對綠膿桿菌有良好作用,頭孢三嗪的半衰期較長,達8小時。

頭黴素類

頭孢西丁,對革蘭氏陽性、陰性及厭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較強活性,對β-LA高度穩定。

單環β-內酰胺類抗菌素

氨曲南,對革蘭氏陰性菌作用強,對酶穩定,交叉過敏發生率低。

氨基糖甙類

對葡萄球菌屬、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對結核桿菌和其他分支桿菌屬有作用,不同品種之間可存在交叉耐藥性,有耳、腎毒性,並可有神經肌肉接頭的阻滯作用,有抗菌素的後作用。

四環素類

米諾環素、多西環素、四環素、土黴素。抗菌譜廣,口服方便。對立克次體、支原體、非典型分支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敏感。

大環內脂類

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及厭氧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組織濃度高。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藥性。

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

革蘭氏陽性菌和厭氧菌。

多肽類

萬古黴素和去甲萬古黴素。主要對各種革蘭氏陽性菌有強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腸球菌。

氟喹諾酮類

第一代:奈啶酸;

第二代:吡啶酸;

第三代: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環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

特點:廣譜,對多重耐藥(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體分佈廣,組織濃度高,蛋白結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腎排出,尿藥濃度高,半衰期長,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後續作用。各品種之間有一定的交叉耐藥性。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