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因素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因素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 是皮膚癌最常見類型之一,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basal cell epithelioma) 、基底樣細胞瘤侵蝕性潰瘍等,是源於表皮基底細胞或毛囊外根鞘的上皮性低度惡性腫瘤。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因素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多與暴露部位的皮膚受外界因素刺激損害有關:

1、日光長期暴曬

基底細胞癌好發於頭皮、面部等暴露部位並多見於戶外工作者,即是證明。因日光中的紫外線侵害人體,會導致細胞內DNA損傷和其修復能力的破壞而致皮膚癌。據國外統計,白色人種較有色人種易患皮膚癌,這與皮膚內的黑色素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損傷有關。地球上空臭氧層變薄,形成臭氧洞,導致過多紫外線照射,可造成皮膚癌患者的增加。

2、過量放射線照射

基底細胞癌在慢性皮炎的基礎上,受到過量的放射線照射,可誘使皮膚髮生癌變。Anderson(1951)和Traenkle(1964)發現本病往往在慢性放射性皮炎的基礎上發生,他們報道放射線工作者因長期少量X線接觸而發生的放射性皮炎處產生基癌。Sarkany(1968)發現扁平苔蘚和脊椎炎患者因照射X線而在背部皮膚上發生多發性基底細胞癌和惡變前纖維上皮瘤。潛伏期爲11~28年。照射的劑量爲154.8~2 289.8mC/kg(600~8875Rad)。

3、化學物質刺激

長期接觸無機砷(如複方亞砷酸鉀溶液)或飲用含砷較高的飲水或食物等易患基底細胞癌。1963年Shu等統計,臺灣在含砷較高地區基底細胞癌的發生率約佔11%。由砷引起的皮膚癌,好發於身體的非暴露部位和手掌,並通常是多發性的。

4、物理性因素

皮膚癌亦可在不穩定的萎縮性燒傷後瘢痕上出現。慢性潰瘍或竇道、慢性肉芽腫、慢性骨髓炎、上皮瘤樣增生、尋常狼瘡、扁平苔蘚、麻風等經久不愈,在10餘年或數十年後亦可能發生癌變。偶見單純性創傷如種痘處發病者。

5、其他因素

某些錯構瘤如皮脂腺痣、乳頭狀汗管囊腺瘤以及惡變前纖維上皮瘤易發生基底細胞癌。甚至皮膚纖維瘤上方的表皮亦可發生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源於皮膚或附件尤其是毛囊的基底細胞,是一種低度惡性腫瘤。附屬器腫瘤由原始上皮胚芽細胞發育而來,本病爲分化最高的惡性附屬器腫瘤,多見於面色較淡的人及頭面等曝光部位,說明長期日曬與本病的發病密切有關。其他如砷劑、大劑量X線照射、煤焦油衍生物、燒傷、瘢痕和慢性炎症(竇道、小腿潰瘍、汗腺炎等)均爲本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