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內分泌專家稱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7成不達標

內分泌專家稱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7成不達標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成糖友血糖不達標

內分泌專家稱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7成不達標

全球日前有近2.9億人患有糖尿病,如果不阻止糖尿病的蔓延,世界上糖尿病人口在2030年前將達到4億人以上。據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亞洲糖尿病學會副主席楊文英教授介紹,面對如此多的患者,雖然國內糖尿病的診斷率和治療率近幾年有所提升,但仍有三分之一的糖友血糖是不達標的。並且糖尿病的後備軍還在不斷擴大,糖尿病前期人羣就有1.5億,另外,約80%的Ⅱ型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無法控制在7%以內。

持久的血糖達標關係到中國及全球糖尿病防治的未來,無論是單藥還是聯合用藥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案在維持長期血糖達標上仍有不足。因此,研究者正在尋求新的治療藥物。據楊文英介紹,最新研發的一類基於腸促胰素(沙格列汀)降糖藥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腸促胰素是人體在進食後,腸道細胞分泌的一些多肽類激素,其作用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以維持血糖正常。

也就是說,人體在進餐後,產生的胰島素中60%源於腸促胰素的作用。腸促胰素就好比血糖的“調節器”,只有在血糖升高的時候,纔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與其他單純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不同,腸促胰素類降糖藥由於其作用是呈葡萄糖依賴性的,即僅在血糖升高的時候,才指揮“生產工廠”生產胰島素,因此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具有保護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腸促胰素類藥物不僅能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還能減少β細胞的凋亡,從而延緩疾病進程,有望從根本上遏制Ⅱ型糖尿病的進展。

血糖不達標後果很嚴重

鄭大二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田晨光說到血糖達標的問題時提到,糖友往往只對血糖數值本身關心,而對血糖不達標導致的後果缺乏瞭解。在漫長的糖尿病病史中,血糖控制不好引發的糖尿病併發症對健康和財產的損害是逐步顯現的。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成爲非創傷性截肢的第一位原因,糖友心血管病死亡和中風風險會相應增加等。所以,治療糖尿病不但要在醫生指導下正規治療,並且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以下良好生活方式,才能促使血糖達標。

飲食控制:飲食治療其實並不複雜,只需採用“4321”的金字塔方案就行。金字塔的底部爲糧食、豆類每日400克,最好以粗糧爲主。中部爲蔬菜300克,奶和奶製品200克。金字塔的尖部指少量肉、禽、魚、蛋,每天100克。嚴格控制食油、鹽(每天少於5克)和糖的攝入。

運動治療:每日運動並非輔助治療,對於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更是主要治療手段。運動必須在餐後半小時進行,運動的療效在24小時後即消失,因此必須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以身體微微出汗爲好,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

戒菸限酒:對吸菸的糖友,必須把戒菸作爲糖尿病併發症防治的組成部分。吸菸能顯著加重胰島素抵抗,升高血糖,加速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因此,對糖友而言,戒菸必須只爭朝夕。少量飲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疏通血液循環。

自我監測:自我監測是減緩和預防多種併發症的有效措施。血糖監測時間爲:血糖水平很高者、有低血糖風險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者)需餐前監測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仍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者應在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胰島素治療者,特別是中長效胰島素治療者需在睡前血糖監測;胰島素治療已接近目標而空腹血糖仍高者需夜間血糖監測;出現低血糖症狀及劇烈運動前後應及時監測血糖。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