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食道癌發病病理是什麼

食道癌發病病理是什麼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病因學

食道癌發病病理是什麼

認爲食道癌的發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飲食習慣

長期吸菸和飲烈性酒,長期吃熱燙食物,食物過硬而咀嚼不細等與食道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2.致癌物質

(1)亞硝胺:亞硝胺類化合物是一組很強的致癌物質。食道癌高發區河南林縣居民喜食酸菜,此酸菜內即含亞硝酸銨。實踐證明食用酸菜量與食道癌發病率成正比。

(2)黴菌:國內有人用發黴食物長期餵養鼠而誘發食道癌。

3.遺傳因素

人羣的易感性與遺傳和環境條件有關。食道癌具有比較顯著的家庭聚集現象,高發地區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現食道癌患者的家庭屢見不鮮。

4.癌前病變及其他疾病因素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粘膜損傷、Plummer-Vinton綜合徵、食管憩室、食管潰瘍、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狹窄、裂孔疝、賁門失弛緩症等均被認爲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

5.營養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維生素、蛋白質及必需脂肪酸,可以使食管粘膜增生、間變,進一步可引起癌變。微量元素鐵、鉬、鋅等的缺少也和食道癌發生有關。

(二)病理

早期食道癌可分爲隱伏型(肉眼不易察覺,顯微鏡下證實)、糜爛型(粘膜輕度糜爛缺損)、斑塊型(粘膜面有大小不等的斑塊,癌變處粘膜明顯增厚)、乳頭型(腫瘤呈結節狀、乳頭狀、或息肉狀隆起,邊緣與周圍粘膜分界清楚)。

臨牀診斷國際分期食道癌的國際TNM分期標準(2009第七版) 第七版的食道癌TNM分期標準和第六版的食道癌TNM分期標準(2002)主要有以下修改:⑴重新細分了T1和T4爲T1a、T1b和T4a、T4b;⑵將淋巴結轉移個數考慮在內分爲N1、N2和N3;⑶合併了M1a和M1b爲M1。具體標準如下:原發腫瘤(T)分期Tx 原發腫瘤不能確定T0 無原發腫瘤證據Tis 原位癌或高度不典型增生T 腫瘤侵及粘膜固有層及黏膜下層T1a 腫瘤侵及粘膜固有層或粘膜肌層T1b 腫瘤侵及粘膜下層T2 腫瘤侵及固有肌層T3 腫瘤侵及纖維膜T4 腫瘤侵及鄰近結構T4a 腫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鄰近腹膜T4b 腫瘤侵及其他鄰近器官,如:主動脈、椎體、氣管淋巴結轉移(N)分期*Nx 區域淋巴結無法確定N0 無區域淋巴結轉移N1 1~2個區域淋巴結轉移N2 3~6個區域淋巴結轉移N3 》6個區域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M)分期#Mx 遠處轉移無法確定M0 無遠處轉移M1 有遠處轉移# 鎖骨上淋巴結和腹腔動脈幹淋巴結不屬於區域淋巴結,而爲遠處轉移食道癌TNM分期 (UICC 2009版)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2N0M0IIa期T3N0M0IIb期T1-2N1M0IIIa期T4aN0M0 ,T3N1M0 ,T1-2N2M0IIIb期T3-N2M0IIIc期T4aN1-2M0 ,T4bNanyM0 ,TanyN3M0IV期TanyNanyM1食道癌的病變分段 食管入口距上門齒約15 cm,食管胃交接部(賁門口) 距上門齒約40 cm,食管全長約25 cm,食道癌可發生在其任何部位,在臨牀上根據病變位置將其分爲數段,以便於治療時注意解剖要點。我國自1940年吳英愷首次成功切除胸內食道癌開始沿用的分段方法如下:上段自食管入口(相當於第6頸椎水平)至主動脈弓上緣(第4胸椎上緣),中段自主動脈弓上緣至下肺靜脈下緣(第6胸椎下緣),下段自下肺靜脈至賁門(包括膈下腹段食管);上段食管以胸骨切跡爲界再分爲頸段和胸上段,中段以氣管分杈平面再分爲高中段和低中段。

1987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與美國癌症聯合會(AJCC)聯合出版了惡性腫瘤TNM分期標準。1989年我國參照UICC/AJCC的TNM分期標準出版了《中國常見腫瘤診治規範》,推廣應用國際惡性腫瘤TNM標準。以下是UICC/AJCC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腫瘤編碼(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ICD-0)的食管病變(ICD-O C15)分段標準(UICC,2002): 頸段食管(C15.0):自食管入口或環狀軟骨下緣起至胸骨柄上緣平面,其下界距上門齒約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C15.3):自胸骨柄上緣平面至氣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門齒約24 cm。 胸中段食管(C15.4):自氣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賁門口)全長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門齒約32 cm。 胸下段食管(C15.5):自氣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賁門口)全長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門齒約40 cm。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變應以其中點歸段,如上下長度相等,則歸上面一段,例如一食道癌病變中點恰位於氣管分杈平面,應歸於胸上段,稱爲食管胸上段癌,不能稱爲食管胸上中段癌。國內分期食道癌的病變部位,我國各地報告不一,但均以中段最多(52.69%~63.33%),下段次之(24.95%~38.92%),上段最少(2.80%~14.10%)。在我院622例中,中段者佔68.90%,下段者佔26.40%,上段者佔4.70%。

(一)臨牀病理分期及分型

1.臨牀病理分期 食道癌的臨牀病理分期,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及治療效果的評定有重要意義。1976年全國食道癌工作會議制訂的臨牀病理分期標準如表18 - 7。 表 18-7 食道癌的臨牀病理分期分期病變長度病變範圍轉移情況0不規定限於粘膜層無轉移1< 3 cm侵入粘膜下層無轉移23~5 cm侵入部分肌層無轉移3> 5 cm侵透肌層或外層局部淋巴結轉移4> 5 cm有明顯外侵遠處淋巴結或器官轉移

2.病理形態分型

(1)早期食道癌的病理形態分型:早期食道癌按其形態可分爲隱伏型、糜爛型、斑塊型和乳頭型。其中以斑塊型爲最多見,佔早期食道癌的 1/ 2左右,此型癌細胞分化較好。糜爛型佔 1/ 3左右,癌細胞的分化較差。隱伏型病變最早,均爲原位癌,但僅佔早期食道癌的1/10左右。乳頭型病變較晚,雖癌細胞分化一般較好,但手術所見屬原位癌者較少見。

(2)中、晚期食道癌的病理形態分型:可分爲髓質型、蕈傘型、潰瘍型、縮窄型、腔內型和未定型。其中髓質型惡性程度最高,並佔中、晚期食道癌的1/2以上。此型癌腫可侵犯食管壁的各層,並向腔內外擴展,食管周徑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食管周圍結締組織均可受累,癌細胞分化程度不一。蕈傘型約佔中、晚期食道癌的1/6~ 1/ 5,癌瘤多呈圓形或卵圓形腫塊,向食管腔內呈蕈傘狀突起,可累及食管壁的大部。潰瘍型及縮窄型各佔中、晚期食道癌的1/10左右。潰瘍型表面多有較深的潰瘍,出血及轉移較早,而發生梗阻較晚。縮窄型呈環形生長,且多累及食管全周,食管粘膜呈向心性收縮,故出現梗阻較早,而出血及轉移發生較晚。腔內型比較少見,癌瘤突向食管腔內,呈圓形或卵圓形隆起,有蒂與食管壁相連,其表面常有糜爛或潰瘍。腫瘤可侵入肌層,但較上述各型爲淺。少數中、晚期食道癌不能歸入上述各型者,稱爲未定型。

3.組織學分型

(1)鱗狀細胞癌:最多見。

(2)腺癌:較少見,又可分爲單純腺癌、腺鱗癌、粘液表皮樣癌和腺囊性癌。

(3)未分化癌:較少見,但惡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腫絕大多數爲鱗狀細胞癌,食管下段癌腫則多爲腺癌。我院的622例食道癌,441例作了病理學檢查,其中鱗狀細胞癌佔87.3%、腺癌10.6%、未分化癌1.5%、其他癌0.6%。

食道癌的X 線檢查

(1)食管鋇餐檢查:檢查可觀察食管的蠕動狀況、管壁的舒張度、食管黏膜改變、食管充盈缺損和梗阻程度。食管蠕動停頓或逆蠕動,食管壁局部僵硬不能充分擴張,食管黏膜紊亂、中斷和破壞,食管管腔狹窄,不規則充盈缺損、潰瘍或瘻管形成及食管軸向異常等均爲食道癌的重要徵象。低張雙重造影對早期食道癌的檢出較常規造影更有效。

(2)食管CT檢查:CT 檢查可清晰地顯示食管與鄰近縱隔器官的關係。正常食管與鄰近器官分界清楚,食管厚度不超過5mm,如食管壁厚度增加,與周圍器官分界模糊,則表示食管病變存在。CT 檢查還可充分顯示食道癌病竈大小、腫瘤外侵範圍及程度,同時,CT 檢查結果還有助於確定手術方式、制定放療計劃等。1981 年,Moss 提出食道癌的CT 分期,Ⅰ期:腫瘤侷限於食管腔內,食管壁厚度≤5mm;Ⅱ期:食管壁>5mm;Ⅲ期:食管壁增厚,同時腫瘤向鄰近器官擴展,如氣管、支氣管、主動脈或心房;Ⅳ期:腫瘤有遠隔轉移。

但食管CT 對早期食道癌的發現價值有限。併發症食道癌、賁門癌手術最主要的問題是防治併發症,主要包括:

(1)吻合口瘻:這是食道癌手術後嚴重的併發症,一般發生率爲7%左右。吻合口瘻發生率與手術方式、方法有一定關係。頸部吻合口瘻比胸內吻合口瘻發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口瘻比食管腸吹合口瘻發生率低。其發生原因主要與手術技術、吻合口有無張力、吻合口有無繼發感染、病人手術前的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吻合口瘻多在手術後4-6天發生,但也有遲至手術後10天或更晚發生者。如果吻合口瘻發生在胸內,則可有體溫增高、心跳加快、胸痛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可有面色蒼白、多汗、脈搏微弱,煩躁或冷漠等休克症狀。而頸部吻合口瘻則多數僅表現爲低熱,頸部有氣體、唾液或食物殘渣從頸部傷口溢出。一般頸部吻合口瘦經切開引流後多數可以癒合。胸內吻合口瘻則需根據病人體質情況,吻合口瘻發生的時間,原先吻合方式等情況採用胸腔閉式引流、重新開胸吻合、吻合口瘻修補術及食管外置術等方式。同時應給予病人充分的營養,並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2)吻合口狹窄:一般吻合口直徑小於1釐米爲吻合口狹窄,是食道癌手術後另一併發症,病人會有不同程度吞嚥困難表現。手術後吻合口狹窄多在手術後2~3周發生,也有遲至2~3個月後開始出現吞嚥困難,多與吻合技術、吻合口感染、吻合口瘻及病人本身系瘢痕體質等因素有關。如經檢查確診是吻合口狹窄,可進行食管擴張,多可治癒。少數食管擴張失敗者,可行食管內支架術及吻合口狹窄處切除,重新吻合等方法。

(3)肺部併發症:食道癌及賁門癌患者多爲40歲以上病人,男性病人大多長年吸菸,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不同程度的肺氣腫。手術中由於手術操作的需要,對肺要作較長時間的擠壓和牽拉。手術後因胃放人胸腔,壓迫肺,又因切口疼痛,病人不敢作有力的咳嗽排痰,因而可造成痰液在氣管內瀦留。加上麻醉過程中麻醉藥物刺繳及氣管插管對氣管粘膜的損傷,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不張等肺部併發症。這些肺部併發症多在手術後24~72小時發生,病人可有氣急、呼吸困難、多汗、體溫上升等表現,體格檢查及胸部X線攝片可協助診斷。爲防止發生肺部併發症,對於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患者,手術前應作預防性治療,可給予肌內注射抗生素及予以平喘化痰等治療。吸菸病人入院後即應囑其煙。

(4)乳糜胸:正常人在食管中、下段位置附近有引流淋巴液的胸導管伴行,手術中在分離食管時有將它損傷的可能,如果食道癌向周圍組織外侵嚴重,則手術中發生胸導管損傷的可能性更大。

(5)單純膿胸:單純膿胸是指在沒有吻合口瘻存在的情況下發生的膿胸。由於正常情況下食管腔內有細菌存在,因此食管手術屬污染手術,手術後有發生膿胸的可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