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5月蠶豆病高發 3歲以下兒童最好別吃蠶豆

5月蠶豆病高發 3歲以下兒童最好別吃蠶豆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疾病,原因是患者體內缺少一種酶,超過一半的患者爲3歲以下的男孩。不像名字那麼溫柔,“蠶豆病”一旦發病會很突然,而且搶救不及時還會有生命危險。

5月蠶豆病高發 3歲以下兒童最好別吃蠶豆

年僅4歲的小男孩凱凱,因爲搶救及時,凱凱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而他得的正是“蠶豆病”。

醫生提醒,蠶豆病可以預防,特別是大人患有蠶豆病的,一定要注意它的遺傳性,應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藥物、蠶豆等。

4歲男孩

尿尿變成醬油色

凱凱一家都是江山人,5月6日,4歲的凱凱突然生病了。“下午接孩子時,老師說兒子可能病了,有幾次嘔吐。後來一看,孩子臉色黃黃的,拉的尿尿竟然是醬油色的。”凱凱的母親回憶說。

顧不上吃晚飯,凱凱被送到了江山市醫院,抽血檢查,血色素只有4.6克,屬於重度貧血。“不管什麼原因,孩子已達到危險的程度,有生命危險。”

父母準備急送孩子去杭州。當時已是晚上9點多,趕上最後一班動車,凱凱一家到杭州近夜裏12點。“一系列檢查發現,凱凱爲嚴重溶血性貧血,就是血液裏面的紅細胞都被破壞了,導致了貧血。”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羅曉明回憶說。

之前家裏給孩子吃過什麼東西?有沒有去過什麼地方?正當醫生詢問時,凱凱家人的一個描述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凱凱在5月5日早晚,兩次吃了蠶豆。

病因很快查到,凱凱得了“蠶豆病”。經過兩次輸血及其他治療,凱凱目前已轉危爲安,血色素恢復到10克以上。

什麼是蠶豆病

蠶豆病是一種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乏所導致的疾病,表現爲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情況下,食用新鮮蠶豆後突然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

蠶豆病的臨牀症狀

早期有惡寒、微熱、頭昏、倦怠無力、食慾缺乏、腹痛,繼之出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此後體溫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續3日左右。與溶血性貧血出現的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和腹痛加劇,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約50%患者脾大。嚴重病例可見昏迷、驚厥和急性腎衰竭,若急救不及時常於1~2日內死亡。

大多食蠶豆後1至2天發病,早期症狀有厭食、疲勞、低熱、噁心、不定性的腹痛,接着因溶血而發生眼角黃染及全身黃疸,出現醬油色尿和貧血症狀。嚴重時有尿團、休克、心功能和腎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時還可見雙眼固定性偏斜。此時如不及時搶救可於一至二天內死亡。

蠶豆病 3歲以下的男孩多發

每年四五月份是蠶豆收穫的季節,但有少數人,在吃了蠶豆後可以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表現爲頭昏、心慌、乏力、食慾不振、腹瀉、發熱、黃疸及貧血等症狀,嚴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甚至休克死亡,這種病叫“蠶豆病”,俗稱“蠶豆黃”。

醫生解釋說,“蠶豆病”是葡糖六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進食蠶豆後發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3歲以下的小孩很容易得病,佔了70%,其中又以小男孩多發。

目前的醫學發現,G6PD缺乏屬遺傳性,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很多病人就是因爲吃了新鮮蠶豆發病的,這種病發病越早溶血越重,症狀有全身不適、頭痛、厭食、噁心、嘔吐等。一般病例症狀持續2~6天。若不及時救治,可能導致全身衰竭,血壓下降,嚴重點可能會致死。”

醫生建議,最好不要給3歲以下的小孩吃蠶豆。如果小兒食用後皮膚髮黃、尿色加深、精神欠佳,就要馬上帶孩子到醫院救治。

除蠶豆外,某些藥物也可引起此病,如抗瘧疾藥(伯氨喹啉、奎寧),退熱藥(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磺胺類藥物,以及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樟腦丸等,要注意。

有蠶豆病的成人也會發生溶血,只是成人的血量比小孩多,相對的溶血量就小,因此臨牀上症狀輕。本人或家庭中有蠶豆病史者,應禁食蠶豆,避免接觸蠶豆花粉,哺乳期的母親也要禁食蠶豆及其製品。

目前,國家規定,新生兒出生前父母均需作溶血性遺傳病常規檢查,就是爲了防止蠶豆病。一旦蠶豆病確診,應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藥物、蠶豆等。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