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女性7個常見表現或是腎虛

女性7個常見表現或是腎虛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性7個常見表現或是腎虛

中醫認爲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溼、滯,更進一步說是由於氣虛。所以,腎氣虛的女性常有發胖趨勢。腎陰虛的人還常常感到腰膝痠軟。

不少女人在早上起牀後照鏡子,會發現眼瞼浮腫、難看的黑眼圈、暗淡無光。萬萬不要以爲化妝可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出現這些症狀有可能是腎虛的表現,女人也會腎虛,而且比例並不比男人低。女性腎虛的危害大,除了身體的不適,還很容易衰老,因此,女性腎虛要及時發現和調理。

1、眼瞼浮腫、黑眼圈加重、面色蒼白

很多女人在清晨起牀後照照鏡子,都會發現一個完全陌生的自己:眼瞼浮腫、出現難看的黑眼圈、面色蒼白無光。千萬不可簡單認爲是由於沒有化妝,所以看起來不習慣。現在就提醒你,原因也許還是在於腎虛。

分析:腎主水,腎虛則水液代謝不利,導致水腫,而眼瞼是最容易被發現的部位。至於黑眼圈、面色蒼白無光則是由於腎虛導致了血液循環出現問題。

2、虛胖

胖不胖?這幾乎是每個女人面對穿衣鏡都要反覆詰問自己的問題,可是卻很少有人會把體胖和腎虛聯繫到一起,問自己一句:虛不虛?但事實是,你發胖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腎虛。

分析:中醫認爲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溼、滯,更進一步說是由於氣虛。所以,腎氣虛的女性常有發胖趨勢。現代醫學對發胖與腎虛關係的解釋則是:腎虛的人內分泌功能減弱,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水平降低,造成對體內卡路里消耗減少,導致發胖。

3、怕寒畏冷

辦公室裏別人覺得合適的溫度是否總讓你直打哆嗦,使得你與同事在空調溫度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還有你穿的衣服是否總是比別人多,你是否一受涼就拉肚子。中醫認爲這些都是腎陽虛造成的。

分析:正如《靈樞·百病始生篇》記載,腎陽不足即生寒。臨牀研究則發現腎虛的人均有副交感神經偏亢進的現象,導致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基礎體溫較低。

4、更年期提前、性慾低下

這是所有女性最關注的問題。一般女性在50歲左右出現更年期,而“腎虛”女性則早早表現出閉經、性慾低下、煩躁、焦慮、多疑等更年期症狀。

分析:中醫認爲虛的本質就是衰老。久勞傷腎的“腎虛”之人衰老速度較快。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老年人多見腎虛症。說到這裏,就明白了:腎爲先天之本,腎虛的人生理年齡迅速增大,提早出現更年期症狀。

5、失眠、渾身燥熱、注意力難以集中

腎陰虛的女性心情容易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且常常失眠、做夢。此外還常常感到腰膝痠軟。

分析:腎陰虛則虛火內擾,讓人煩躁;晚上陰氣無法內收則導致失眠、多夢。再加上陰虛精虧導致骨骼失養,所以腎陰虛的人還常常感到腰膝痠軟。

6、血壓升高

很難想到高血壓也與腎虛有關,但事實的確如此。因腎虛而引起的高血壓稱爲腎性高血壓,約佔成人高血壓的5%~10%,是繼發性高血壓的主要組成部分。

分析:中醫認爲是腎陰虛引起了腎性高血壓。在西醫的解釋中則把原因歸結於腎虛導致了降壓物質分泌減少。

7、不孕、難孕

不相信?由於腎的不合作,極有可能影響你的傳宗接代,造成不孕!

分析:中醫認爲“腎藏精”,主生殖發育,女性生殖系統就是在精氣的呵護下逐漸發育成熟的。如果腎精不足,就會影響生殖能力。再不加以好好調養,你的生孩子計劃也許真要打個大問號。

多吃兩道食療菜餚 女性補腎好氣色

1、鹿茸枸杞豬腰子湯

準備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豬腰2個(去內膜,切碎)。首先,將豬腰放入鍋中,加生薑小炒至熟。接着,與鹿茸、枸杞放入鍋內隔水燉熟,最好加調料進行調味。進食時,可加半匙白酒。每星期食用一兩次。

2、冬蟲夏草淮山鴨湯

準備蟲草15克,淮山20克和一隻鴨。先將鴨和蟲草、淮山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加點調味。每星期食用一兩次。

推薦幾種補腎的食品

山藥——性平,味甘,爲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乾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鹹,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栗子——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凡是腎虛之人頭髮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痠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忌吃或少吃——荸薺、柿子、生蘿蔔、生菜瓜、生黃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蔥、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蓴菜、菊花、鹽、醬、白酒及香菸等。

99營養師溫馨提醒女性腎虛容易衰老,預防腎虛要從生活中做起,生冷食物要少吃,冬季可以多進補。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