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總是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總是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拉肚子”的問題,不要讓它成爲影響我們健康的隱患。

總是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隨着近20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的衛生醫療條件及健康意識亦不斷進步着。然而我們每個人並非都如願變得愈來愈強壯,相反有些人卻“嬌弱”起來。間或我們會聽到這樣的“抱怨”:吃的東西越來越精細,越來越乾淨,但我還是會莫名其妙地要麼窮拉肚子,要麼肚子脹痛拉不乾淨,整個人都會變得無精打采的。在此,醫生提醒您,並不是你的身體在“作”,而是您應該好好檢查保養一下你的腸胃了。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拉肚子”——腹瀉這個問題吧。醫學上根據病程長短將腹瀉分爲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病程一般不超過3周,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慢性腹瀉的病程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者複雜得多,常見原因有感染性炎症(如結核、菌痢等),非感染性炎症(如炎症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腫瘤源性,代謝、內分泌紊亂及功能性腸病(如腸易激綜合徵等)。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拉肚子”的問題,不要讓它成爲影響我們健康的隱患。

通過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我國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中,人羣疾病譜在數十年前已發生了重大改變,愈來愈向着發達國家的人羣疾病譜靠攏。過去認爲只好發於歐美國家而鮮在我國出現的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腸病近年來也不斷在我們身邊出現,且發病情況有明顯上升趨勢。這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或飲食結構日益“全球化”不無關係,另一方面也可能與臨牀醫師對該病的認識較前有所提高有關。

炎症性腸病(IBD)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最爲多見,男女比例相仿。近年來青少年患者發病情況愈來愈不容忽視。臨牀上,時常碰到些特別“小”的IBD病人,看上去只有十一二歲,實際上他們已近二十歲了,這是因爲IBD病變部位主要在腸道,這將直接影響機體營養物質代謝及吸收,影響了患兒的生長髮育,故看上去總比同齡的孩子矮一截。炎症性腸病患者常有臍周或下腹部疼痛、腹脹、解便性狀及次數異常。輕者解糊狀便2~4次/天,嚴重者解膿血便,甚至鮮血便,次數可達10~30次/天。有的患者可有發熱。重症者可出現全身毒血癥,水、電解質、維生素、蛋白質等從腸道丟失及厭食,致體重減輕及體力下降。雖然炎症性腸病爲終身性疾病,但它在某一時期可自行緩解,故有些人會自以爲服用了黃連素或抗生素“治好”了病,而忽視了那些報警信號,沒有及時就醫,造成診斷及治療時機的延誤。更有些病人在出現梗阻、癌變、惡液質時,才病急亂投醫,不僅喪失了康復的最好機會,還給自己及家人帶來了揮不去的苦難。

炎症性腸炎一直是西方國家消化病研究的熱點之一,近年來也日益受到我國醫學專家的關注。IBD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確,但其發病可能與免疫、遺傳、感染及精神因素有關。針對這些發病因素,IBD的治療也應採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患者應注意休息、鎮靜,飲食應柔軟、少渣,少食多餐,補充多種維生素,少食或忌食牛奶和乳製品。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定時定量嚴格遵從醫囑是首要原則。常用藥物有SASP及5-ASA製劑,腸道菌羣調節劑(如培菲康等)、激素及免疫調節劑。如發生穿孔、瘻管、大出血、梗阻等則需行外科治療。

另外,臨牀醫生都喜歡用副作用小的藥品,用藥的安全性日益受關注。如果用腸道菌羣調節制劑如培菲康,除可有效治療IBD外,更由於其無副作用而廣受醫生和患者的歡迎,廣泛適用於孕婦兒童、肝腎功能不全者以及長期放、化療的人羣。

今天我們只簡略地談了一下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碰到的腹瀉問題。只要我們能認真“傾聽”我們身體的信號,並正確對待,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明天。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